記者12月7日從徐聞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湛江市駐海安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充分利用海安的區位優勢,結合當地實際,靈活構建“125”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扎實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首先是建立“1個支部”,以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海安鎮位于雷州半島最南部,是祖國大陸與海南島的交通咽喉,也是祖國大陸的南大門。駐鎮工作隊進駐海安鎮后,工作隊積極與鎮黨委開展有效溝通, 及時成立了一個臨時黨支部,對各支委進行了具體的工作分工。
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將全鎮劃分為“2個片區”,實行片區管理,落實幫扶責任。工作隊深入各自然村開展調研走訪工作,通過與村委會、村干部、村代表召開座談會的形式,重點了解了幫扶村的基本概況、產業現狀、黨組織建設等情況,確定了各自然村目前存在的困難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根據調研結果,工作隊決定實行片區管理的方式,把基礎設施整體條件較好的4個行政村(社區)劃為東部片區,把基礎設施整體條件較差的3個行政村(社區)劃為西部片區,并從支部委員中,選派片區負責人,在統籌負責片區管轄范圍內的各自然村鄉村振興工作的同時,也壓實黨建引領主體責任;同時工作隊召開三次內部工作會議,對各成員單位實行掛村對點幫扶的方式,除了給兩個重點行政村(坑仔村委會、麻城村委會)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外,還給其余的每個成員單位都分配了掛村對點幫扶任務,同時要求各成員單位站在全鎮一盤棋的高度,統籌開展全鎮鄉村振興工作。
以“5大任務為齒輪”,圍繞主體振興任務,互動共進振興。工作隊先后召開兩次內部工作會議,學習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 活動方案》等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并以“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主體振興任務為齒輪,以黨建引領為驅動,主動作為,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有序推動產業發展,聯動人才、組織、文化、生態,帶動鄉村振興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邁進。
工作隊通過構建“125”的黨建工作模式,將鄉村振興的任務細分到每一個成員單位、每一個黨員,建立黨員責任清單,并將同海安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一起,圍繞當地資源優勢探索發掘新型產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凝聚起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