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大篷車進基層文藝演出,為鎮村干部群眾送去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記者 李忠 攝
初冬時節,穿行廉江市廣袤田野,但見處處生機勃勃,一幅幅村容整潔、民風淳樸、文化繁榮的文明畫圖在呈現眼前,鄉村振興的藍圖正在成為美好的現實,精神文明碩果累累。
廉江市2019年被列為全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級市。目前已建成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9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96個。全市各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抓手,大力加強鄉風文明建設,不斷提升廣大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滿足農民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強勁的精神動力。
繁榮鄉村文化
培育文明鄉風
11月16日夜,廉江市石角鎮文化廣場熱鬧非常。廉江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大篷車開了進來,露天幕墻上醒目標示著“永遠跟黨走”幾個大字,顯示晚上演岀的鮮明主題。豐富多彩的節目贏得滿堂喝彩,村民報以熱烈掌聲。伴隨大篷車前來的還有各種志愿者服務,免費為村民測量體溫血壓,提供法律政策咨詢,送上鄉村文明手冊等。與石角鎮鄰接的廣西陸川縣也有不少群眾聞訊前來,兩地村民象過盛大節日般,在家門口盡情欣賞文藝節目,接受志愿服務,沐浴文明新風。
今年以來,享譽湛江的廉江新時代文明實踐大篷車已經12次開進鄉村,車輪滾滾,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到廣大農民心坎,把文明創建的累累果實讓村民盡情品嘗。
在文化大篷車影響下,廉江各鄉鎮還組織“每周說唱”活動,今年以來共進行21場。各鄉鎮文明實踐所(站)自編自演節目,用通俗易懂的表演,寓教于樂、寓理于情。眾多村民既當演員又當觀眾,在家門口自娛自樂,既接地氣又愉悅身心。全市還成立鄉村廣場舞蹈隊、曲藝隊300多個。每當夜幕降臨,村鎮文化廣場、曬谷場、小公園便熱鬧起來,大媽大叔翩翩起舞,新時代農民文明多彩的生活給農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廉江市注重以繁榮鄉村文化為抓手,讓更多農民從中受益。他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運用符合農村農民喜好的方式,挖掘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推進農村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一個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鄉村社會正在煥發出新時代的多姿多彩。
實踐證明,繁榮鄉村文化可以強化廣大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可以樹立鄉村文化建設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的鮮明導向;同時還能培育挖掘鄉土文化的本土人才,推動農民積極投身鄉村文化建設,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貢獻聰明才智。
推進鄉風民俗
助力崇德向善
今年國慶節前夕,城北街道一村民計劃為兒子操辦一個象樣的婚亊,準備工作都到位了。村干部上門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講道理:新婚嫁娶大操大辦既浪費錢財又不符合文明鄉風建設要求,加上當前新冠疫情還在影響人們的生活,減少聚集活動是每個村民必須遵循的規定,并為該村民提出新辦婚事的建議。很快這位村民取消了大辦兒子婚事的計劃,婚事新辦,既喜慶又簡約,全家人其樂融融。附近村民也從中受到教育。
截至目前,廉江市全部行政村都完成了鄉規民約修訂,建設家風家訓文化祠堂219個,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894個,道德評議會803個,禁毒禁賭會796個,開展傳家規、立家訓、揚家風活動608場次,評出星級文明戶12044戶,最美家庭204戶。
廉江市鄉鎮黨政班子深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必須注重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挖掘家風家訓,弘揚優秀家風,進而帶動鄉村社會公德建設。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注重做人的工作,不斷提升村民自我約束力,激發文明實踐內生動力,提振農民兄弟的精氣神。
文明鄉風培育離不開鄉村有效治理。廉江市注重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鄉村處處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現在90%以上村鎮都建立網格員制度,由黨員干部擔任。高橋鎮平山崗村與廣西博白縣大壩鎮山梅村接壤,兩地村民往來頻繁,以前經常鬧矛盾,誰都不服誰。自從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實現鄉村網格化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織就一張強勢監督管理網,再未出現鄉村之間的矛盾糾紛和治安事件。
豐富志愿服務
惠民便民利民
近年來,在廉江市的廣大農村,志愿服務得到普及,村民身穿紅馬甲,開展鄉村“三清三拆”“三清一改”、打掃村場衛生、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文明實踐大篷車進基層活動維護秩序等,志愿服務成為農村治理、文明創建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目前,廉江共有村(社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391個。2018年來,全市共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31730次,服務群眾170多萬人次。成立了廉江市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并依托紅橙廉江App平臺,對全市志愿者隊伍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志愿服務點單管理機制,形成群眾點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派單、志愿服務隊接單、群眾評單的志愿服務閉環連接。制成服務菜單,通過紅橙廉江App,在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進行公布,供群眾隨便點單,群眾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滿足,民情民意有了很好的疏通渠道,豐富提升了新時代鄉村文明實踐活動水平。
村民們特別喜愛大篷車,因為伴隨大篷車隊帶來30多項志愿服務,涉及村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送到家門口的服務,解決村民多種困難,滿足村民多種需求,志愿者帶給他們滿足滿意,帶給他們健康歡樂。
志愿農技人員在鄉村舉辦各類農業養殖技術培訓班和種植指導活動一千多場,3萬多農民兄弟受益。
知名的廉廚廉菜,集聚起大批志愿者,他們精心制作富有特色的廉菜系列,通過舉辦美食節、美食評選、美食一條街等活動,帶動全市養殖旅游業等相關產業。名揚省內外的“安鋪美食節”每年吸引八方游客50多萬,為客人提供服務的都是志愿者。志愿者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大顯身手,自身也受到鍛煉提高,志愿服務使他們堅定人生追求,實現人生最大價值。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農民的需求有哪些,志愿服務菜單就定制什么。廉江市聚合各方力量,以體制機制創新激活“源頭活水”,讓志愿服務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塑造農村的文明風骨,提升農村的文明程度。以志愿服務為抓手,推動新時代城市精神文明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個個志愿項目,一次次貼心服務,一件件惠民實事,實現了“農民群眾有所呼,我必有所應”。遍布鄉村的志愿者,持續不斷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廉江廣大農民打造了一場又一場服務“盛宴”。廣大鄉鎮干部用堅實的步伐丈量文明的深度,用一言一行詮釋文明的內涵,用志愿之光照亮農民的心,用守土盡責譜寫新時代文明實踐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