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各種送溫暖活動正在舉行。其中,筆者尤其關注給留守兒童送溫暖的活動。這些活動,是對留守兒童的關愛,能給他們帶來心靈的慰藉。
關愛留守兒童,就要深入他們的心靈。我們都知道,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關愛,家庭氣氛往往冷清,家庭教育常常缺失。在這種現實背景下,留守兒童容易沾染惡習,導致他們紀律散漫,道德品行惡劣。這樣一來,留守兒童因為心靈存在陰影而容易成為“問題兒童”。 誠然,關愛留守兒童,驅走他們心靈的陰影,僅靠送溫暖的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家庭、學校和社會需各有擔當,精準發力。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靈,當以家庭為基礎。父母再忙,也要與留守兒童要經常保持聯系,哪怕是電話聯系。要多渠道了解留守兒童的心靈世界,注重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溝通,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始終相伴。這樣,更容易撫平留守兒童心靈的褶皺。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靈,當以學校主導。學校應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預防和干預機制,構建學校監護網,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對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矯正。當然,學校還應經常舉行如主題班會、晚會等種種生動活潑的活動,讓留守兒童的心靈世界豐富起來,強大起來。
關愛留守兒童的心靈,當以社會為強大后盾。不妨盤活各種社會資源,共同搭建關愛留守兒童心靈的平臺。除了充分用好志愿者資源和送溫暖活動外,還要建好用好諸如留守兒童之家、鄉村少年宮這樣的場所,方便留守兒童之間多交流和溝通。期盼在全社會的幫助下,留守兒童的心燈能被點亮,引領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