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故里,古村新貌。吳陽鎮霞街村疏江拓道后,近日村場排污、青石鋪路等工程也接連完工,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古風新韻燦然生輝,這個千年古村成為古村新建的耀眼“明星”。(據11月8日《湛江日報》)
霞街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大、靶心準、成效好,為湛江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提供了有益經驗。
近幾年來,湛江堅持規劃先行、重點示范、因地制宜、整體推進的原則,全面整治,全員參與,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當前,湛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到了全域整治、深度整治的攻堅階段,繪就美美與共“一幅畫”,關鍵要以群眾滿意為標尺,扛起硬責任,啃下硬骨頭。所以說,要按照攻堅任務項目化、項目任務清單化的思路,圍繞環境黑點、整治難點、群眾熱點,從最基本、看得見、人人能做到的事情抓起,既在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類、廁所革命上下硬功,也要在道路翻新、墻面見新、綠化美化上下苦功,還在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上下真功,精準發力、持續用勁,全方位改善農村環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要補短板、強弱項,更要提水平、創亮點,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網紅打卡點。從這個角度來講,每個村要立足現有基礎,結合村莊形態、資源稟賦、農民需求,在景點小品、“口袋公園”、文化傳承等方面宏揚工匠精神、下繡花功夫,打造一批精品,做出文旅特色,實現自然環境、鄉土風情、建筑風貌的有機統一,留住村莊的鄉愁味、煙火氣。
讓美麗鄉村“美美與共”,既“當下治”又“長久立”才是根本出路。一方面要引入專業化公司,通過專業隊伍、專責考核等舉措,實現衛生保潔、垃圾分類、公共設施維護等常態化管理到位,走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怪圈。另一方面要引入“紅黑榜”機制,強化督查獎懲,加強進度跟蹤,有效調動各方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多元體制機制,進而實現“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