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湛江人走過31個春秋的“三帆”城雕,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記者 劉冀城 攝
陪伴湛江人走過31個春秋的“三帆”城雕,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日前,湛江市自然資源局發布《樂山路—人民大道節點交通規劃方案》(下稱《方案》)批前公示,對環島和“三帆”城雕提出了保留和拆除兩個方案。湛江城市地標“三帆”何去何從?據了解,《方案》公示期結束,經湛江規劃委員會討論并上報市政府審批后,“三帆”的去留將有定論。
“三帆”此次真的要改造了嗎?
位于樂山大道和人民大道十字路口環島處的“風正帆懸”城雕,于1990年落成,見證了多年來湛江城市變遷和飛速發展的過程,是湛江的城市地標性建筑。但隨著我市城市擴容和交通的發展,以及車輛保有量的不斷上升,作為赤坎和霞山兩個主城區的連接處,“三帆”環島經常出現擁堵。
為了解決片區交通擁堵問題,“三帆”搬遷的呼聲近年來不絕于耳。2019年,市城綜局曾就“三帆”路口改造方案進行民意調查,但一直未見實際行動。此次“三帆”改造再次被提上日程,是否真的要動真格了呢?
“三帆”雕塑建成至今超過30年,節點周邊環境也已發生巨大變化,“三帆”雕塑形象和寓意與周邊環境不盡協調,雕塑結構出現局部破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更為關鍵的是,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已全面開工建設,隧道沿樂山路地下敷設如果不能在隧道盾構施工至該節點前動工改造“三帆”,高鐵建成后相關設施將難以實施,路口改造方案需與廣湛高鐵隧道方案緊密銜接。
“三帆”夜景。記者 李嘉斌 攝
“三帆”是拆除還是保留?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取意于唐詩《次北固山下》“風正帆懸”寓意的“三帆”,見證著湛江的城市發展。自1990年建成后,逐漸成為了湛江人創業精神的象征,現在早已是湛江的城市地標之一。
湛江人民對“三帆”有著獨特的感情,“三帆”也承載著湛江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三帆”如果要改造,是舍還是留?在日前公布的《方案》中,對環島和“三帆”做出了保留和拆除兩套方案。
方案一:保留環島和“三帆”雕塑
保留“三帆”雕塑,維持環島對北進口掉頭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交通組織進行優化改善,同時調整路口周邊地塊進出交通組織,封閉電信正門處出入口,調整為右進右出。
優點:工程投資小,易實施,無需拆除“三帆”雕塑,社會影響小。
缺點:整體改善效果不明顯,難以適應遠期交通發展需求。
方案二:拆除雕塑和環島,改造成十字信號控制交叉口
按規范進行渠化展寬,增設非機動車專用道,并結合路口四周釋放出的用地空間,增加相應的景觀設施及活動空間。
優點:路口通行能力較現狀提升30%,能適應遠期交通發展需求;步行和電動車過街距離短,更加便捷;釋放較大的用地空間。
缺點:需要拆除“三帆”雕塑,社會影響較大;工程投資高,施工工期較長。
《方案》提出的路口改造方案與廣湛高鐵隧道方案緊密銜接,結合現狀問題、節點功能、周邊用地及規劃情況,提出規劃方案,控制預留相關建設條件。目前方案正在進行批前公示,群眾意見可在11月25日前通過信函或者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市自然資源局反饋。
“三帆”改造方案何時有結論?
據了解,涉及“三帆”改造的《方案》目前正處于公示期,公示期結束后,方案還將經過湛江規劃委員會討論,并上報市政府審批等環節才能確定。
目前,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已全面開工建設,隧道沿樂山路地下敷設。為避免高鐵建成后相關設施難以實施,路口改造必須趕在隧道下穿至“三帆”位置前啟動。
對此,記者向湛江灣海底隧道承建單位中鐵十四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建設進展,據介紹,目前“永興號”盾構機正在全力向海掘進,在正常掘進情況下,2023年7月份左右到達“三帆”位置。
反饋方式:
1、信函反饋,請寄件至湛江市赤坎區軍民路29號2樓湛江市自然資源局市政科(郵編524022)。
2、網絡反饋,請發送郵件到自然資源局批前公示意見反饋信箱ghj_yjxx@126.com。
有效反饋期限:2021年10月27日至2021年11月25日。信件郵戳日或電子郵件提交時間不應超過反饋期限最后一天的24:00,逾期視為無效,不予參考。
反饋須知:反饋信息必須注明真實姓名、聯系電話、聯系地址、郵政編碼,如反饋信息不準確或不完整,導致無法核實有關情況的視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