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11月直到次年3月,都是流感的高發季,記者走訪市區內各大醫院發現,因患流感前來就診的患者有所增加。那么,市民要如何預防流感,患流感后要如何治療?記者請教了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呼吸內一科主任易震南醫生。
普通感冒與流感有哪些區別?
首先是流行程度不同。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稱的“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可能發生于全年的任何季節,冬、春季節更易發生。普通感冒多數是散發性,不引起流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傳染性極高,可以短時間內在大范圍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見于冬、春季。
其次是癥狀不同。普通感冒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頭痛。如無并發細菌感染,病程一般5—7天可痊愈。流行性感冒的潛伏期通常為1—3天,起病很急,一開始就發燒,體溫可高達39℃—40℃,畏寒、全身不適、頭昏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及流涕,高熱持續3—5天后,全身癥狀減輕,咳嗽等呼吸道癥狀逐漸加劇。
如何治療?
首先要注意休息和飲食,在流感發病期間,要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做激烈運動,注意休息。
其次對癥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臨床表現給予解熱、鎮痛、止咳、祛痰等處理,腹瀉病人注意補充電解質。流感的臨床治療一般會選擇奧司他韋(達菲,可威)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主要的意義在于防止重癥流感(如流感病毒肺炎)的出現;金剛烷胺類藥物在發病初期給藥可能減輕癥狀、縮短病程,如流感繼發細菌感染,此時可以適當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怎樣預防?
勤洗手。多喝水。減少焦慮和壓力。孩子生活、學習壓力大會引起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分泌上升,導致免疫系統反應降低。因此,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留出休息、娛樂時間,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睡眠充足。兒童每天需要10~14小時睡眠時間,而且需要在沒有夜燈的黑暗環境中,才能保證褪黑激素分泌,使他們得到充足休息,從而增強免疫力。研究證明電磁頻率會影響睡眠質量,因此,家長盡量不要在兒童房間內擺放電子設備,或者在睡前拔掉插頭。
適當運動。天氣好時應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適當的運動能夠提高孩子身體體能,增強抵抗力。注意飲食。多吃清淡少油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這樣既滿足營養的需要,又能增進食欲。
要接種流感疫苗嗎?
易震南醫生建議市民,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能夠明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的風險,尤其是老人、兒童和體弱多病者更應及早接種。6月齡至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醫務人員及特定慢性病患者更應該及早接種疫苗。
有的市民疑惑,我以前也打過疫苗,可打了沒多久又感冒了,為啥會這樣?易震南醫生解釋,流感和普通感冒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由于這兩種疾病部分臨床表現相似,常導致人們混淆。實際上,它們的病原體、主要癥狀的嚴重程度、高發季節等多方面都存在區別。流感只是感冒中的一種,而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流感疫苗,針對的是預防流感病毒的發生,打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因為其他原因而感冒。
易震南醫生強調,由于流感、感冒和新冠肺炎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存在一定相似的特征,均表現為發熱、干咳、咽痛等癥狀,與重癥、危重癥流感的臨床表現類似。因此,市民若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不能選擇“硬扛”。不管是預防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都是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