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0月28日湛江日報公眾號報道,日前第二屆《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湛江繼去年之后,再一次躋身百強。
據報道,本次評選從網絡熱度、城市活力、潮生活、產業發展、印象評分等5個維度,設置13個二級指標、39個三級指標。其中,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城市“網紅度”,今年新增一大硬核指標“城市活力指數”,從經濟實力、人口吸引力、交通便利度三方面衡量城市的活力程度。可以說,湛江這個“網紅城市”的榮譽,含金量十足。
去年,憑借“溫厚的徐聞”“菠蘿的海直播帶貨”“隱秘的角落”等話題,湛江搖身一變成了熱搜的常客,繼而在當年7月獲封“新晉網紅”。“網紅”光環加持之下,本就“顏值”與“氣質”俱佳的戰績,仿佛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五一、國慶等假期來《隱秘的角落》取景點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在赤坎老街的慢生活里,感受獨屬這里的煙火氣;東海島的長灘、天成臺的日落、角尾鄉的吻浪相繼“出圈”,尤其是雷州烏石天成臺的日落美景,更成了抖音上霸屏式的存在;人氣急升的還有湛江海鮮,最近摘下“中國金鯧魚之都”的金字招牌,而一向作為湛江海鮮“門面”的生蠔,就連央視都點贊:“全國沿海都產蠔,最出名的是湛江。”——尋常巷陌中的一個街拍點都能迎來如潮的閃光燈,大排檔的一道雞子蛋燒蠔竟引來“吃貨”們隔空垂涎,日常的日出日落成全千萬粉絲“天涯共此時”……湛江最具個性的那部分,被互聯網不斷放大傳播。
過去,是網劇、直播、短視頻等互聯網產品把湛江捧紅了,但今年依舊躋身網紅城市百強,更多的是靠湛江自身的努力。“網紅”光環之下,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湛江推進大文旅開發之變。隨著大眾旅游、全域旅游時代到來,今天的年輕人不再簡單滿足于逛一逛圈起來的名勝古跡,而對街頭巷尾的特色景觀充滿探索的好奇心,人們更多奔著一個城市的個性而去。湛江正是抓住了這些新變化,在大文旅開發上做文章。比如赤坎老街,是在短短幾十米的老街集市中,添加了諸如民俗手作、特色小吃、手繪明信片等文旅產品,讓老街游變得豐富起來,相互配合之下能“圈來”更多“粉絲”并轉化為有效的落地消費。為了適應“打卡”常態,當地組建了一支以社區黨員、老街坊和學生等10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在國慶假期免費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導游、講解等服務,讓游客在了解湛江特色、老街文化的同時,進行“二次引流”,助力全域旅游。盡管赤坎老街距離沉浸式文旅體驗尚有不少差距,但這種轉變的態度與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從“網紅”到“長紅”,湛江要繼續努力。不能簡單追求眼球經濟、掠取粉絲利益、看重速食效應,而要在知名度、舒適度、美譽度上做文章,延伸整個城市的服務鏈條,真正給人以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