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常的周末,一輛粵Q的旅游大巴駛入吳川,停靠在吳川市區江心島生態公園附近,車上的乘客是來自陽江跑團的跑友及其家人、朋友,他們此行是應邀前來參加吳川市跑步協會將于次日舉辦的跑步活動。白天參加比賽,晚上參觀旅游——這是近些年來吳川乃至湛江地區群眾,打開周末生活的健康休閑新方式。
“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體育旅游產業正在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幸福產業。近年來,湛江不斷讓體育活動賽事和風景創新融合發展,“體育+旅游”融合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騎行愛好者慕名參加“環雷州半島200公里騎行活動”。
為“跑”而來 不負風景美食
“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漸成旅游消費新趨勢
“跑一場馬拉松,愛上一座城”。周末,吳川江心島生態公園如畫的風景中,來自粵西各地的“跑友”競相奔跑,盡享吳川的城市之美、生態之美、和諧之美、發展之美。
“近年來,馬拉松賽事已成為展現城市形象的助推器,為開放和發展注入強勁活力,一座熱愛運動、熱愛奔跑的城市,注定是充滿活力的。”吳川市跑步協會會長鄭超告訴記者,前不久該協會就成功主辦了“跑協杯”粵西馬拉松友誼聯賽,來自徐聞跑團、湛江鐵人三項運動協會跑團、湛江奔跑團、海東跑團等一眾“跑友”,相聚奔跑在吳川江心島生態公園,享受奔跑運動帶來的愉悅。這場別具風格的半程馬拉松賽,為粵西熱愛馬拉松的健兒提供了相互交流學習機會,吳川跑協和湛江各跑協團體一起,在江心島跑出了一片充滿活力的天地。
記者日常采訪中時有發現,在吳川鼎龍灣、吉兆灣、金海岸、吳陽蛤嶺村、吳陽霞街村等旅游景點,也常能看到由吳川市跑步協會跑友領跑的長跑活動。除了吳川當地的“跑友”外,來自茂名、陽江、湛江市區、雷州、徐聞、廉江、信宜等地也有不少“跑友”曾參加過吳川跑團組織的活動。
“一個人可以跑得快,一群人可以跑得遠。”抱著這樣一種運動分享的理念,跑步健身愛好者們一起奔跑,穿梭在公園、湖畔、道路間,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同時也飽覽了吳川優美的風光——成隊跑動的身影也成為近年來吳川景區靚麗的風景線。
“每次大型跑步活動后,我都會帶跑友們游覽吳川風景,品嘗各種吳川特色美食。”鄭超說,大多數跑友都很“熱愛生活”,對美景和美食也都情有獨鐘,甚至有的外地跑友會直言“只是借著跑步的由頭,到吳川來看風景吃美食”。
近年來吳川市不斷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為承辦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男子足球甲組項目比賽改造的江心島體育中心,擁有兩個大型的足球主副場,賽場的配套設施建設十分完善,曾榮獲“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優秀賽區”稱號。
又是一個周末,吳川江心島體育中心人聲鼎沸,一場足球邀請賽正在酣戰,參賽隊伍由吳川隊對陣來自珠三角的佛山隊。
經過多年運營,吳川“體育+旅游”的探索逐漸形成品牌,與茂名等周邊城市以及珠三角城市,都有較好的互動。通過打造區域性系列賽事,吳川市將更好地促進服務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建設。
“環雷州半島200公里騎行活動”
刷亮湛江“體育+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騎行”可以健身運動,又可以飽覽沿途風光。
“騎行”既是健身運動,又可飽覽沿途風光,近年來很受健身愛好者歡迎。“環雷州半島200公里騎行活動”(以下簡稱“環雷200”)是由湛江市人民政府主辦,湛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是廣東省十大重點群眾體育品牌賽事活動之一,更是湛江市一張城市運動名片。多年來,每一屆的“環雷200”活動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約2000人參加,甚至有黑龍江、山西、甘肅等地的騎行愛好者,都慕名而來。
據了解,“環雷200”兼顧雷州半島地區的城市景觀、半島岸線、歷史建筑、鄉村風光等的不同特點,刷亮了湛江“體育+旅游+文化”和綠色出行、紅色文化等特色,連綿200公里的騎行路線先后經過湛江的城市名片金沙灣觀海長廊、最美的濕地公園濱湖公園、濱海風景優美的海東快線、荷塘十里的乾塘鎮荷花世界、美麗的水利樞紐鑒江大壩、最美的鄉村小枚陳村、磅礴大氣的孔子文化城……充分體現了雷州半島本土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據了解,湛江市旅游主管部門還根據湛江的風光美景特色,推薦了湛江市內三條經典的騎行路線——湛江海灣風光游、赤坎老街和霞山老街。沿著這些路線,市民游客可以騎行的方式,自助游覽赤坎的老街小巷、霞山的法式風情,體驗美麗的海濱美景和獨特的人文風情等。
湛江旅游業界有關人士說,湛江體育旅游業態發展迅速,特別是以“環雷200”為代表的“體育+旅游”模式蓬勃發展,在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發展過程中,結合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體育旅游品牌,正成為湛江文旅融合發展中的一大亮點。
“騎行如今在湛江已經很輕松、很暢快,而且一路的景色都非常好。”來自佛山的鄭先生已經來湛江參加過幾次“環雷200”。這個周末,鄭先生約了幾個朋友“說走就走”自駕到了湛江,“主要是為了吃海鮮和運動騎行”。鄭先生說特別喜歡湛江的海灣風光游騎行路線,“一路的綠化景觀覺得特別養眼,騎行其間經常都能感覺到會有滿滿的負離子撲面而來”。
“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的運動旅行方式,已成為近年來旅游消費的新趨勢之一。比起傳統旅游的曬美景、發自拍,對于運動愛好者來說,朋友圈里更流行曬旅途中的徒步地點、跑步地圖等。隨著體育旅游消費的持續升溫,湛江市內各地的體育旅游也呈現出各具特色、蓬勃發展的態勢。從“吃住行”到“游購娛”,再到“運健學”,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新的休閑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受歡迎。
“體育+旅游”創新融合 發展湛江旅游“新名片”
水上運動是湛江體育傳統的優勢項目,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以及豐富的民間競技體育元素等,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壯錦認為,隨著全民體育與旅游休閑的興起,集觀賞性和體驗性于一體的體育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已成功舉辦的眾多體育賽事表明,湛江‘體育+旅游’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賽事帶動旅游,旅游助推賽事,實現相互促進,‘體育+旅游’的溢出效應正在顯現。”林壯錦認為,體育和旅游相互促進,體育給旅游帶來新活力,旅游給全民健身招攬人氣,推進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是實現未來旅游產業化的大勢所趨。通過“旅游+體育”新產業模式,拓展體育旅游發展空間,“以健康為目的的體育旅游有望成為湛江旅游新名片”。
不過,林壯錦同時也直言“湛江‘體育+旅游’的產業鏈條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本土體育旅游未形成品牌效應”。例如,一些活動尚停留在舉辦賽事的層面,旅游消費的產業化、基地化和產品的鏈條化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體育活動賽事和風景深度融合,會讓‘體育+旅游’融出發展新動力”。
“湛江三面環水,海岸線漫長,有優良的群眾性體育傳統和雄厚的群眾基礎,更是著名的‘跳水之鄉’,‘體育+旅游’潛力非常值得期待。”林壯錦認為,湛江要創新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研究培育體現湛江形象的體育旅游產品,打造特色體育旅游品牌,同時強化體育旅游消費意識,不斷優化體育旅游消費環境。一方面,可以“全民健身日”活動為契機,豐富公共體育產品供給,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精品體育活動,引導全社會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支持和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氛圍;另一方面,也可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發展體育旅游產業,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建設經費機制,促進體育旅游標準化建設體系的完成與發展。同時,在發展體育旅游時,也要引導不同目的地根據自身資源和特色,打造多樣化的體育旅游品牌,并加大力度宣傳推廣,打造一批有文化內涵,有內容產品,符合市場需求的體育旅游產品。
湛江市內三條經典騎行路線
? 湛江海灣風光游騎行路線
濱湖公園——調順島——赤坎觀海長廊——金沙灣海濱浴場——南國熱帶花園——中澳友誼花園——海濱賓館、藍月灣溫泉——漁港公園海濱浴場——霞山觀海長廊——海濱公園——漁人碼頭。
? 赤坎老街騎行線路
寸金橋公園——湛江市博物館——建設旅店——三民路騎樓街——三有公司遺址——許愛周故居——廣州灣歷史民俗館——廣州灣商會館遺址——大通街十座古碼頭——靜園——陳明仁將軍紀念館。
? 霞山老街騎行路線
霞山法式風情街——海濱公園——廣州灣法國公使署遺址——廣州灣警察署遺址——東方匯理銀行遺址——維多爾教堂——基督教福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