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他是一名軍人,揮灑青春熱血肩負起保家衛國的使命;如今,他是一名人民警察,永葆初心使命擔當著守護百姓安寧的責任。從“浪花白”到“藏青藍”,從警12年,湛江經開區公安分局梧闊派出所民警楊堅辦理各類行政案件800余宗,處罰各類違法人員700余人,調解各類矛盾糾紛百余起,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并榮獲2018年度“十佳為民服務獎”。
楊堅在轄區發放治安宣傳單。(湛開公宣提供)
從軍營到警營
換裝不換心,勤于鉆研求突破
“既然選擇公安就要熱愛公安,干好公安,不能違背初心。”楊堅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2009年春,年近44歲的楊堅闊別服役了26年的湛江某部隊,轉業到經開區公安分局梧闊派出所,當起了一名治安民警。從軍營到警營,如何從一名“愛軍習武”的海軍裝備修理技術軍官向“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人民警察轉變,從跟通信電子設備打交道到跟形形色色違法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成為楊堅面臨的首要難題。
在楊堅眼中,公安工作是一項系統的社會科學,雖然沒有自然科學難以入門,但不學習,單憑感覺和經驗絕對是干不好的。年紀大記性不好不怕,只要肯學,就沒有學不會、干不好的。憑借著骨子里流淌著軍人的熱血和在軍營中鍛造出的吃苦耐勞優秀品質,他克服了年紀大、記性差、血壓高……虛心向模范標兵學、向身邊民警學,向書本學、向網絡學,將每天遇到的問題和總結下來的經驗記在本子上,有時為了多學、多實踐一會,他常常主動提出替同事值班,獨自學習到深夜。有時候,為辦理一宗治安案件時,楊堅往往會不分白天黑夜一門心思撲在案件上,一遇到疑難雜癥時,總不厭其煩的查看卷宗和查閱相關法律資料,只為把案件辦到極致,辦成‘鐵案’,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憑著一股愛學習、肯鉆研的韌勁,他啃下一塊塊公安工作中的難點,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時代基層派出所治安工作方法。
主動請纓,挺身 “戰疫”
堅守防控前沿陣地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是一名老黨員,我自己必須要帶好頭,做好表率才能調動年輕民警工作積極性,才能有效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這是楊堅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2020年春,疫情突如其來,年近54歲且多年高血壓二級的楊堅卻不顧家人、同事的勸說,主動寫下請戰書,用力按下紅手印,毅然決然地加入“戰疫”隊伍。
2020年2月下旬,經開區公安分局梧闊派出所接到上級指令:有30余名從高風險地區來湛旅游的旅客滯留在轄區某公寓,尚未進行核酸檢測,情況未明。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責任。楊堅主動請纓,在裝備簡陋的情況下,冒著被感染的危險,與政府有關部門一同前往某公寓將旅客轉移到隔離酒店進行隔離觀察。期間,為了緩解旅客的焦慮心理,楊堅對旅客們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生活需求,耐心開導,讓在疫情下的異鄉人感受到湛江人的溫暖和關愛。
俯身聽民意,傾情解民憂
筑牢和諧穩定“第一道防線”
當提起楊堅,轄區居民親切地稱他為老楊或堅叔,并豎立了大拇指,不約而同地說道:老黃牛、和事佬、思想醫生……。“遇到矛盾糾紛來找堅叔就妥了,有他在,一切都沒問題”轄區某工地包工頭老張說道。而面對轄區群眾對自己的稱贊時,楊堅則一臉憨厚地說道:“做調解,其實就是做群眾思想上的‘醫生’,找準問題癥結,對癥下藥,調順了大家的思想,達到了定紛止爭、案結事了人和的目標,促進了群眾之間團結和睦,社會就會更加穩定、和諧了。”
2020年4月,事主黃某的母親將房屋承包給鄧某杰裝修,承包價格是16萬余元。可隨著裝修材料多次改換,鄧某杰發現自己虧本了,要求黃某追加裝修成本無果后,便私下多次向黃某的母親借用了2萬余元用于房屋裝修。數月過去,房子裝修仍毫無進展,而黃某從材料公司得知鄧某杰尚未支付材料費用,加之正在氣頭上的黃某又聽到鄧某杰要卷款逃跑時,便與家人跑到鄧某杰的住處進行攔截。雙方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推搡,正在氣頭上的黃某便掄起了拳頭打向鄧某杰的眼部,致使其受輕微傷。此時,雙方的矛盾徹底進入白熱化狀態。面對民警勸說,雙方仍吵得面紅耳赤、互不退讓。為了避免矛盾升級,楊堅耐心傾聽雙方訴求,認真細致查看裝修合同,調取監控錄像,多次走訪鄧某杰、黃某,努力做通雙方的思想工作,并主動搭建平臺,讓鄧某杰與黃某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在揚堅多次苦口婆心勸說和耐心調解下,黃某和鄧某杰最終達成調解,握手言和。
同時,針對城中村外來人口多、矛盾多發、群眾法律意識淡薄、糾紛化解難等特點,楊堅不定期地組織村干部、村民等對象共同把脈、調解,合力快捷有效地解決轄區疑難矛盾糾紛。以法制宣傳活動為契機,通過以案釋法的形式向村民普及法律常識,努力實現“息紛止爭”與“普法教育”雙重效果。
因為熱愛,所以選擇;因為信念,所以堅守。十余年,回頭看,彈指一揮間。現如今,56歲的楊堅仍默默耕耘在公安戰線,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為新警們傳道授業解惑,讓他們更快的成長起來,讓公安事業薪火相傳、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