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聞的中國菠蘿電商產地直供基地,工作人員通過中國菠蘿產銷大數據平臺了解菠蘿市場行情。 記者 張鋒鋒 攝
基于“數字+”供應鏈的“四流”協同運作,園區數據實時聚集、成果全面可視,農產品帶碼上市、掃碼溯源……在我市一個個由數字賦能的農業產業園里,對蝦、火龍果、香蕉等傳統優勢產業“玩轉”大數據,煥發出“智慧”之光。
從農業產業化邁向農業現代化,在數字浪潮中,我市圍繞“雙循環”背景下數字農業發展進行深入研討,以數字賦能全市農業轉型升級,不斷塑造新優勢,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現交易服務“可視化”
提高水產業數字化升級
“我們的1.0版本已經完成,現在啟動了2.0版本,實現產業數字化。”8月12日,隨著全聯集采水產品(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聯集采”)副總經理林添陽的介紹,湛江水產品“買全球、賣全球”的情況在全聯集采大數據中心屏幕上一目了然。
數字農業如何集聚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集凍品國際貿易、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從產融結合到智慧空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大型集群企業,全聯集采就用實際行動來詮釋——通過搭建全聯集采水產品供應鏈平臺,致力于形成“湛江模式”,推動中國水產向“全球賣”邁進。
據林添陽介紹,自2019年9月至今年7月,全聯集采完成總交易量67億元,全國對蝦進口量排名第一。當前,該公司已完成全球對蝦交易采購場景的搭建,有效銜接上下游,構建全球對蝦產業命運共同體。
“作為行業眾籌平臺,全聯集采肩負著為整個行業實現產業互聯網升級的使命,是全國水產行業數字化貿易的先行者,目標是打造全球對蝦交易中心。”林添陽表示,公司已完成第一階段的“產業信息可視化”,下一階段將實現“交易可視化”和“服務可視化”,并且賦能全行業生態,最終實現“智能+”供應鏈的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四流”(線上線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服務流)協同運作,從而提高水產業數字化升級。
面對國際水產進口行業供應鏈金融所面臨的風險點,全聯集采將通過大數據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并通過進出口大數據,為行業從人為道德風險上做把控,為行業高質量外貿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打造高標準“數字豬場”
“數-云-端”支撐智慧養殖
即將進入生產期的母豬今天狀態如何?養殖場氣溫、濕度、光照度是否適宜?分娩舍是否已做好迎接“豬寶寶”的準備工作……對于在遂溪養殖場內發生的一切,工作人員均可在赤坎區一塊大數據大屏幕上進行遠程監控、遠程管理,實現高標準養殖與精準生產。
這是正大集團正在實施的智慧養殖數智化示范工程——以正大百萬生豬規模化發展為契機,打造高標準“數字豬場”——從生產養殖管理、智能環境監測、豬舍設備監控、精準飼喂管理、排放監測等模塊開展建設。
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作為正大(遂溪)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和省級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重要實施項目,目前正在有序快速建設中。
為進一步加快園區建設,正大建立了湛江市正大集團(遂溪)生豬產業園綜合信息化服務平臺,利用一系列信息化技術實現“生產+科技+加工+品牌+營銷”全鏈條要素高效匯聚、整合共享和有序開放,為政府管理和正大集團生產經營提供完善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服務。
正大(湛江)河頭鎮種豬1場分娩舍實時監控畫面。受訪單位供圖
在已建成的種豬場、育肥場上,除了配套建設智慧養殖數智化示范工程之外,動物疫病防控預警系統、正大生豬全產業鏈追溯系統、成果綜合可視化展示系統也是重點設計內容。
通過一系列配套工程,工作人員以智能監測與移動巡檢手段實時采集各類生豬疫病信息,保障生豬健康生長;通過建立正大生豬全產業鏈追溯系統,保證正大出品的每一塊豬肉“從農場到餐桌,從養殖到食品”皆可追溯證明。
從田頭到餐桌“一條龍”
“數字化”掃碼溯源更放心
走進遂溪縣火龍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沿路皆是一望無際的火龍果樹,兩米多高的綠鞭枝條上掛滿了絳紅色的圓果。如今,這些火龍果更是插上了“數字化”的翅膀,“一條龍”的模式,從田頭到餐桌,市民還可以輕松掃碼溯源。
火龍果種植、加工、儲運、銷售……作為火龍果種植大縣,近年來,遂溪建立起了“生產+加工+科技+品牌(營銷)”的全產業鏈模式,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農民發展規模化種植基地,科學統籌全縣資源,建起了加工、流通、研發板塊,加快主導產業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強“技術+人才”雙支撐,不斷提高創新水平,推動綠色農產品品牌化經營,積極開展大數據、溯源、營銷系統建設。
“產業園現已基本完成遂溪火龍果數據整理工作,目前遂溪火龍果大數據顯示系統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加入國家、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帶碼上市、掃碼溯源。”遂溪縣委書記余慶創介紹說,火龍果分揀倉建設及火龍果產業鏈數據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全部項目建設。
廣東北部灣農產品批發中心有限公司冷鏈物流、遂溪縣農產品冷鏈物流……一個個冷鏈項目,一座座田頭冷庫遍布遂溪縣各個鄉鎮,從田間地頭采摘蔬果之后就進行預冷處理。高溫冷藏庫、低溫冷凍庫等,不僅幫助火龍果“保鮮”,更助力遂溪縣活鮮水產品、禽畜產品走出湛江市場,縣外活鮮水產品、禽畜產品進入珠三角及港澳等市場提供儲養。
向全球展示廣東香蕉
“數字+”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如何讓數字農業轉變為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新法寶?我市正努力通過香蕉產業回答這一重大課題。
香蕉既是果品,又是糧食。在全球農業產業中舉足輕重,在國家糧食安全大背景下意義重大。作為香蕉優勢核心產區,遂溪香蕉種植面積超15萬畝,產量約40萬噸,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當前,國家正積極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我市要求在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中塑造后發崛起新優勢。遂溪緊抓時代發展機遇,依托面積超2000萬畝的兩廣、海南和東盟蕉區,面向華南、西南、東歐、日韓等大宗消費市場,建設中國廣東(遂溪)香蕉國際交易中心(以下簡稱香蕉國際交易中心)。
2020年初,遂溪縣積極謀劃籌建香蕉國際交易中心項目,結合遂溪香蕉產業發展實際,創新性提出“十個一”產業發展布局。
按照分步走原則,2021年要開展建設全球大數據中心和全球香蕉線上交易平臺等六大重點工作,奮力為香蕉國際交易中心建設謀好篇、布好局、開好頭、起好步。
目前,香蕉國際交易中心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遂溪將著力解決香蕉加工和冷鏈物流等短板,推動香蕉國際交易中心深度布局、有效落地,早日建成全球化發展新標桿。
僑益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一篤告訴記者,當前正致力于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做好有關配套工作,推動公平有效交易規則的確定和標準化建設,打造立體化市場體系,同時積極發揮香蕉協會的作用,引導走出去在東盟開展香蕉種植業務的香蕉龍頭企業,回流參與遂溪香蕉國際中心的建設。
數字化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
“數字農業”種子茁壯成長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通過數字化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為我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力推動農村信息化基礎建設。全市農村4G網絡覆蓋率達100%,農村光纖接入用戶747015戶。
——加快推動物聯網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如在“五位一體”項目建設水肥一體化技術及可視化監控,提高肥水利用率和農產品質量;國聯水產利用5G技術,提高水產養殖及水產品加工效率等。
——加快建設徐聞菠蘿等大宗農產品數據平臺,促進產銷對接,解決農產品難賣難買問題。如廣東菠蘿主義集團有限公司,利用徐聞當地豐富的菠蘿資源,通過徐聞農業大數據(徐聞菠蘿)系統,對接拼多多、微信、天貓、淘寶、每日優鮮等電商平臺及商戶1515個,帶動了曲界鎮愚公樓村周邊就業55人,服務對接徐聞菠蘿農戶1.8萬戶。
——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產業,積極推進市場“12221”營銷模式,通過“網紅+直播帶貨”等電商營銷模式,進一步拓展了徐聞菠蘿、遂溪火龍果、廉江荔枝等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了湛江品牌知名度,推動我市特色農產品在市場銷售取得良好成績。
——加快建設農業數字化管理平臺,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目前,全市已建成土地確權信息管理、扶貧信息管理和湛江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經濟信息統計等數字化管理系統。
——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戶,打造“益農信息社+粵農優品+追溯體系”的益農公益品牌,推進實現“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促進農民增收。目前,我市已經完成9家縣級運營中心的建設和1635家益農信息社的建設。
一項項扎實有力的創新措施,一個個不斷躍升的數字,一個個令人欣喜的發展變化,湛江種下的一顆顆“數字農業”的種子如今正在迅速成長!
深耕厚植“數字+”農業
賦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為把“數字農業”的種子培育得枝繁葉茂、花紅果碩,我市將繼續在“數字+”農業的道路上深耕厚植,采取更扎實更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動農業數字化,打造智慧農業,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我市將大力創建數字農業試驗示范區,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的建設模式,建設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條的數字農業試驗區,鼓勵引導非農企業、數字技術產學研機構進駐,打造數字農業硅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開展的“5G+智慧水產”示范應用,促進水產養殖、加工、冷鏈物流等產業鏈條有機融合,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我市還將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數字化,利用我市建設2021年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 90個項目的契機,建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短視頻矩陣,形成優質農產品“短視頻+網紅”產業集群,建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數字云店,進一步探索農產品營銷數字化。
如何提升數字農業對外合作水平?我市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統籌對接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搭建數字農業對外合作平臺,提升農業企業走出去服務水平。推動電商企業參與跨境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建設,形成農產品的跨境產業鏈。
為推動“數字+農業”深入融合,我市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綜合管理平臺、漁業智能化管理平臺、畜禽養殖管理智能化平臺等湛江農業大數據平臺,為湛江數字化農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我們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大力發展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本土實際,我市積極推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與徐聞菠蘿、雷州傳統農耕文化、水稻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利用數字化技術發展創意農業、創意民宿,促進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與雷州芒果、廉江紅橙、廉江荔枝等特色水果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特色水果營銷新模式,發展認養農業;推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與廉江茶葉、麻章花卉、乾塘蓮藕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都市農業,促進游憩休閑、健康養生新產業發展;利用互聯網(5G)和數字化技術,發展“稻稻薯”產業;推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與冷鏈物流深度融合,發展鄉村共享經濟。推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與湛江傳統農業相融合,發展農業物聯網;推動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與湛江農業數據統計分析相融合,發展農業大數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