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8月11日召開的全市“雙打”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市20多個打假職能部門深入開展打假執法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3.6萬人次,立案查辦涉假案件3000多宗,查處制假售假窩點46個,銷毀假冒偽劣商品貨值137萬多元,切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會議強調,要以做好2021年度省對地級以上市平安建設考評中“打擊侵權假冒”相關指標的迎檢工作為契機,持續推進侵權假冒重點領域專項治理,提高打擊侵權假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是抓重點市場監管,圍繞突出問題,抓線索挖掘和摸查,持續加大打擊力度。二是加強重點商品監管,把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煙草、醫療器械、農資、特種設備、汽車配件、半導體、成品油等商品作為重點查處對象。三是查處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嚴厲查處侵犯商標權、版權、專利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及其濫用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四是強化寄遞環節監管。制定完善寄遞檢查制度,加強實名收寄信息系統推廣應用,打擊利用寄遞渠道寄遞侵權假冒物品行為。五是深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推進軟件使用管理標準化,鞏固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加快推進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六是建立完善侵權假冒商品環境無害化銷毀工作部門協助和信息共享機制,開展侵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環境無害化銷毀工作。七是對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品開展整治,嚴厲查處跨境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維護“中國制造”的良好形象。同時,加強商品質量日常監管,扎實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加大刑事司法打擊力度,強化各地區、各部門責任和分工協作,形成打擊侵權假冒強大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