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暨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在湛江奧體中心開幕。 記者 張鋒鋒 郎樹臣 攝
鄉村振興,技能先行。8月9日,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暨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在湛江奧體中心正式開賽。這一天,來自全省各地的鄉村技能精英濟濟一堂,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追求成長夢想。他們對自己的作品一絲不茍、精雕細琢,在大賽中展現的競技精神和體育健兒無異。他們用匠心,開辟致富新路;他們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他們用奮斗,譜寫幸福新篇章。
老人護理工項目競賽。 記者 張鋒鋒 郎樹臣 攝
作品驚艷
通過烹飪打響湛江“農”品牌
9日上午,在大賽中式烹飪項目比賽現場,代表湛江“出戰”的選手何秋平是一名20歲出頭的小伙子,師承湛江名廚高飛。當天比賽題目是“羊肉烘烤”,時間限制兩個小時。
“為了做好這一道菜式,我和師傅花了大概半個月時間,竭盡心力去研究做法,從選材、味道、標準控制各方面入手,務求做到盡善盡美。希望通過競賽比拼繼續打響湛江優質農產品‘黑山羊’的名氣,讓我們的農產品走得更遠。”何秋平笑著說。
比賽爭分奪秒,記者看見何秋平卻不疾不徐,在食材處理、調料腌制、火候把握等各個細節均做到滴水不漏,出來的作品“孜然蜜烤羊排”擺盤精美、香氣四溢,得到眾多觀賽媒體和裁判的肯定。
“今天發揮應該不錯,能夠和省內這么多名廚前輩同臺競技是我人生第一次,感到非常激動和榮幸。”何秋平賽后接受采訪時說。
隔壁的西式面點項目職工組賽場,湛江選手女甜品師梁景旺的參賽作品“雷州半島風情”同樣驚艷:在一個8寸藍綠色為主基調的“海洋蛋糕”上,竟然同時做出半島沙灘、熱帶雨林和懸崖峭壁的微雕景觀,引來全場閃光燈不斷;以嶺南名果廉江紅橙為原型制作的“橙香果韻”栩栩如生,記者看了也“口水直下”;還有一組“菠蘿慕斯”蛋糕融合徐聞菠蘿的香甜,最為考驗選手的基本功。
烘焙耗時接近4小時后,梁景旺最終滿意地笑了。她的作品,是裁判和媒體停留觀摩最久的作品之一,她的介紹更是收獲了現場不少掌聲。
梁景旺說,她希望通過美食作品來反映雷州半島的物產豐富、風景迷人,為了今天的比賽精心設計了一番。“湛江特產實在太多了,切合鄉村振興的主題,選擇了湛江的紅橙和菠蘿,制作這組作品除了寄望湛江人民生活甜甜美美,也祝愿廣大種植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梁景旺笑道。
發型師競賽。 記者 張鋒鋒 郎樹臣 攝
對標世界
打造廣東職業技能競賽品牌
作為我省職業技能競賽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技能人才盛會,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以助力全面鄉村振興、服務廣東制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共設置了141個比賽項目,涵蓋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諸多領域,吸引60多個部門、行業協會(學會)、龍頭企業參與組織實施。
大賽采取“集中+分散”的辦賽模式。集中辦賽項目有71個,其中,8月在湛江舉辦11個項目比賽,即省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12月在廣州舉辦60個世界技能大賽、全國技能大賽有關項目比賽。省級行業企業職業技能大賽70個競賽項目,于8月至12月分散組織實施。
大賽對獲獎選手將頒發獎牌、授予“廣東技術能手”榮譽稱號、晉升職業技能等級等,省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各項目冠軍選手還將代表我省參加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同時,為調動全省各地,尤其是粵東西北地區參賽積極性,設置了“參賽隊最佳獎”和“粵東粵西粵北之星”等獎項。
集中辦賽期間,將設置“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鄉村振興、技工院校、各地各行業等展示區域,還將舉辦“世賽與技能中國:2021廣州高峰論壇”等技能研討活動。通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展示交流活動,幫助社會公眾了解全省各地各行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成果、技工教育經驗亮點、地方特色技能技藝等,同時還為政府、企業、院校搭建深入交流、討論與合作的平臺。
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大賽從競賽項目設置,競賽規則制定,到辦賽模式,都對標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助力我省積極構建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全省職業技能大賽為主體,各級各類競賽為基礎的廣東特色職業技能大賽體系,打造廣東職業技能競賽品牌。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廣東省利用世賽和國賽輪空年舉辦第二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將為“十四五”期間培育一支規模宏大、技能精湛的“廣東技工”技能人才隊伍打下堅實基礎。
粵菜師傅展示區,高飛展示湛江特色白切雞。 記者 張鋒鋒 郎樹臣 攝
技能先行
激勵更多鄉村工匠成才致富
今年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銜接之年。全省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本屆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充分發揮競賽示范引領作用,激勵更多鄉村勞動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致富之路,為鄉村振興事業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記者了解到,全省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共設砌筑工、汽車維修工、農機修理工、電工、美發師、養老護理員、育嬰員、西式面點師、餐廳服務員、電子商務師、中式烹調師等11個比賽項目,大賽現場通過模擬現實工作生活環境打造競賽場景,參賽選手均為農村戶籍人員。
舉辦這次大賽,既為鄉村工匠提供了“競技場”,也為人才培養樹立了“方向標”;既是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大舞臺”,也是擴大鄉村人才供給的“助推器”。
記者現場采訪發現,不少“田秀才”“土專家”“農創客”在比賽結束后得到許多和老師、裁判交流學習的機會,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問題,得以鍛煉“武功”,思維深度更進一層,選手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
大賽中還涌現不少“女泥匠”“男護工”的精彩表現,更有“老師傅”和“小牛犢”同臺競技的緊張賽況,吸引中央、省、市各級媒體爭相直播、報道,將他們的拼搏精神和精湛技藝搬上熒幕,讓學習改變命運、技能成就人生成為現實。
為適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賽創新觀賽方式,對開閉幕式和比賽項目均開設“云觀賽”,廣大公眾可通過“視聽湛江APP”等網絡平臺,足不出戶觀看比賽,為家鄉代表隊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