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雷州附城鎮大浦西村。記者 李忠 攝
“雷州市一共有473個行政村,2258條自然村,如今我們還有1840條自然村基礎條件薄弱,發展短板亟需補齊。未來十年,每年將以150條左右的自然村,分批建設,分階段分步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第一批次創建示范村,第二批次創建特色村,第三批次創建精品村,未來5年將逐步實現這個愿景?!?月22日下午,在雷州附城鎮埔西村,雷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柯振飛帶記者一行實地了解片區美麗鄉村提質增效的藍圖,介紹雷州市鄉村振興開局之年的整體部署與布局。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附城鎮鄉村振興片區示范點一共有13條自然村,是今年第一批重點推進鄉村振興的片區之一,期間重點打造埔西村和南田村作為示范村,再以示范村帶動其他自然村的發展。埔西村靠近東西洋萬畝稻田和南渡河,水系發達。南田村基礎好,歷史底蘊厚重。這些都是鄉村振興的獨特資源,值得深入挖掘。
如何把鄉村振興一張藍圖繪到底?雷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雷州市美麗鄉村創建實施方案》,在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的同時,以獎補激勵方法整體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
以獎代補 梯度創建
“堅持鎮、村同創,鎮域、村域同治,按照美麗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生態文明村三個梯度,循序漸進,梯度創建。”柯振飛表示,2021年至2022年重點創建美麗宜居村,2023年開始逐步創建特色精品村和生態文明村。實行“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獎補政策,發揮財政獎補資金引導作用,激發美麗鄉村創建持續推進。緊緊圍繞“三年見成效、五年大提升、十年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的工作目標,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按照先整治、后提升,點上梯度創建、面上連片連線打造的推進思路,通過示范帶動,全域推進全市的美麗鄉村建設。力爭通過10年(2021—2030年)持續發力,徹底改善雷州農村落后面貌,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近期目標(2021—2022年):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總體完成300個美麗宜居村創建任務。中期目標(2023年—2025):總體完成600個美麗宜居村創建任務,全市掀起美麗鄉村創建熱潮。遠期目標(2026年—2030年):全面完成其它村莊美麗宜居村創建任務,最終實現雷州市美麗鄉村創建目標。
據了解,雷州市每年統籌安排涉農資金3億元作為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實施以獎代補、先建后補政策。2021年開始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村,項目完工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考核驗收。經考核驗收達到建設標準的村,根據村人口規模實行以獎代補。獎補標準為:500人以下的村,獎補資金為200萬元;500人以上的村,每增加100人增加獎補資金10萬元,最高封頂500萬元。創建村莊為革命老區村的,獎補資金增加10%獎勵??抡耧w告訴記者,為了激勵村莊自身創建美麗鄉村的積極性,獎補資金按照市、村3:1比例實施。創建村自籌資金不少于50萬元,以存入村經濟合作社的公賬為準。自籌資金包括但不限于村集體自有資金、村民或鄉賢籌集資金、村拆舊復墾資金、村墾造水田資金;也可以由村民投工投勞,按勞務核算報酬作為自籌資金投入。據了解,雷州市美麗宜居村創建內容以一百分制考核,類別和分比例為:村莊規劃(4分)、完善基礎設施(56分)、提升村容村貌(24分)、建立發展機制(10分)、完善基層治理(16分)??抡耧w告訴記者,為了有一套科學而完善的創建美麗鄉村實施方案,他先后去了兩趟浙江安吉,分四次進村深入探討和學習別人的先進理念,在這個“獎補”核心政策出臺之后,會試用兩年逐步完善和成熟。
實施多項強化保障措施
如何保障鄉村振興一張藍圖繪到底?首先強化組織保障。發揮黨委書記“一線指揮”作用,特別是各鎮黨委書記抓落實責任,逐級壓實責任。市財政、發改、城綜、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務、衛生健康、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文明辦等部門根據職責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共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鎮黨委政府分別對示范鎮、示范村創建工作負直接領導和督導責任。各鎮調配精干力量成立工作專班,加強對美麗鄉村建設組織指導。美麗鄉村建設納入單位年度績效考核和干部使用的依據。其次強化科學規劃。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組織村民參與制定村莊規劃,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確保規劃務實管用、群眾認可。推行“多規合一”,注重村莊規劃編制與土地利用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城鎮體系規劃、交通、水務等各類規劃統籌管理和系統銜接。加強資金管理使用,建立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將項目建設內容、承建方式、獎補標準、資金籌集和使用情況等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切實維護村民知情權和監督權。再就是強化宣傳教育,督查考核。注重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在政策宣傳方面多下功夫,用農民群眾聽得懂語言、接地氣的方式,讓老百姓不僅知曉上面有要求,還要知曉自己有責任。通過評選最美家庭、衛生家庭、文明家庭等方式,激發農民群眾動手搞清潔、搞綠化、搞建設、搞管護。建立各鎮各部門責任清單,以問題為導向,落實預警督查制度,對工作推進不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省定貧困村脫貧之后,佛山對口幫扶單位給我們留下了5萬元的基金。從中我們受到了啟發,既為了資金有保障,又能撬起社會力量投入更多的資金參與到鄉村振興浪潮中,成立鄉賢理事會和鄉村振興基金會,這樣農村基礎設施維護有穩定資金來源。這也是一種更好的保障?!笨抡耧w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