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經開區教育局負責人率隊調研該區教育系統重點項目,推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7月14日《湛江日報》)
伴隨著城市的大發展,城區常住人口不斷增長,基礎教育學位不足成為湛江教育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一方面是現有學校的規模有限,面臨著迫近“大班額”的難題;另一方面是迅速新增的學齡人口帶來嚴重的學位不足,導致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因此,增加中小學學位,持續擴大辦學空間成為近些年來我市基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據報道,“十三五”期間湛江通過新建、改擴建、住宅小區配建、資源整合等多種途徑,實施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學位建設項目共136個,總投資38億元,新建校舍105.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12.9萬個,其中市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5.1萬個,縣(市)城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8萬個,城區學位緊張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
今年以來,關于加大優質學位供給的好消息同樣不少。7月14日,《湛江日報》就報道了湛江經開區教育局負責人率隊先后到經開區四小、經開區五中,重點了解學校建設情況及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等,確保經開區四小、經開區五中如期開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首先就是要解決老百姓的孩子有沒有學上、能不能上好學的問題,這不僅僅關乎城市發展的未來,更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乎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經開區教育局把加大優質學位供給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協調各方大力推進,值得點贊。
中小學學位建設是一項公益事業、民心工程,需要相關部門共同發力,形成跨部門協同治理機制,合力攻堅克難。尤其需要落實的是新建住宅小區配建教育設施。2019年,我市出臺《湛江市配套建設教育設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住宅人口達10000戶以上(含本數,下同)的住宅小區,應當單獨配建中學;3000戶以上或面積達170畝以上的住宅小區應當配建小學;規劃居住人口達4500人以上的住宅小區應當配建幼兒園。據了解,這次經開區教育局前往調研的經開區五中,就屬于住宅小區配建。各相關部門應各盡其責,合力推動這種配建模式成為“新常態”。另外,現實中打著“學區房”的牌子開展營銷的大有人在,一些銷售員甚至在優質教育資源尚未入駐的情況下就給客戶畫餅。圍繞“學區房”無法兌現入學資格的糾紛,在房地產交易中也時有發生。這些情況,相關部門也應重視起來,主動作為,加以規范,以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期待經開區四小、經開區五中能按計劃如期開學,也期待有更多加大優質學位供給的好消息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