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羅州街道黃村社區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總人口1萬余人。黃村社區黨委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17人。近年來,廉江市羅州街道黃村社區黨委以社區“大黨委”為軸心,整合駐區1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資源,搭社區區域化黨建平臺,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社區。2020年,該社區被評為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今年6月,被省委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實施社區“大黨委”制
提升黨組織核心領導力
2018年8月,廉江市委批準黃村社區黨總支升格為社區黨委,進一步提升社區黨組織核心領導力,并優化整合社區職能,增加警務共建、出租房屋登記等8項有利于社區治理的職能,不斷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鄰居理事會黨小組”的基層黨組織格局。
黃村社區通過建立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從轄區的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黨組織選定一名班子成員兼任社區黨委委員,充分整合各單位黨建資源,實施區域聯席會議制度、區域支部輪值機制、區域信息互通機制和區域互聯互助機制等工作制度,共同推進社區治理。
過去,黃村街占道經營、噪音擾民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時有發生,針對此現象,黃村社區黨委牽頭黃廖村、城監中隊、湛幼師專、廉江二中等單位黨組織聯席整治,將黃廖村閑置空地實施硬底化改造,引導攤販集中經營管理,目前該地已成為廉江網紅美食角,既解決了占道經營等問題,又增加黃廖村集體經濟,整治經驗成廉江社區治理樣板。
近三年來,黃村轄區內11個黨組織通過聯席會議提出建議60多條,解決50多件“內部事”,有力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突出“兩個共建”
強化黨建引領社區社會治理
黃村社區通過推行陣地共建、黨務共建,力促轄區內黨組織組織生活共融,協力共建民主法治社區。一方面,高標準落實陣地共建。建設規范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加強網格黨支部的陣地建設,配套建設黨建書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棋牌室等功能室,所有活動陣地供區域內各黨組織及黨員共用共享。創建黃村街基層法治宣傳教育示范街,打造法治廣場、法治長廊、法治宣傳欄、法律圖書角等法治文化陣地,黨員帶頭進學校、進小區、進企業開展法治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另一方面,高質量實施黨務共建。充分發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作用,聯合轄區內黨組織舉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活動,把法治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學習、宣傳的重要內容,創新運用現場教學、典型宣講、互聯網、新媒體等途徑,滿足黨員學習教育的需求。組織黨員志愿者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流動課堂把學習搬到公園、小區、大榕樹下等,推動學習教育進企業、進機關、進校園、進小區。近三年來,累計舉辦理論報告會36場,帶動轄區黨員學習2300多人次。
突出“三個共治”
合力解決治理社區難題
該社區充分發揮鄰居理事會—網格—社區三級調解網絡作用,由社區黨組織常態化收集駐區單位和群眾反映的問題,通過區域化聯席會議討論商討,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合力治理社區難題,盡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過去,黃村社區垌心路西二橫巷在城中村垌心村里面,曾經坑坑洼洼,下雨天泥濘積水,晴天塵土飛揚,修路成為垌心村居民的心愿。駐區黨員積極聽取群眾意見,并召集居民代表開會,對修路達成一致意見,隨后成立道路硬底化工作組,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最終成功鋪就“民心路”。2020年,黃村社區黨委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宗,調解成功率達100%。
突出“四個共享”
為群眾提供精細化志愿服務
黃村社區以黨建為牽引,力促資源共享、服務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積極實施駐區單位及駐區黨員“雙報到”制度,推行根據需要和黨員特長,為在職黨員設置了志愿者服務崗、環境衛生崗、政策宣傳崗等23個崗位,先后有292名黨員到社區報到和認領崗位,并對參加志愿活動的黨員積分計量,將在職黨員的表現如實反饋給單位黨組織,促使在職黨員在社區亮身份、樹形象。
在黃村社區,學校在職黨員的教師聯動組建成立黨員教育志愿服務隊,共建社區家庭教育輔導小課堂和課外興趣培訓班,為社區內學生提供教育志愿服務。醫院、衛生站的在職黨員醫護人員組建成立黨員醫療志愿服務隊,就近為需要人群提供快速上門急救診療志愿服務。
同時,充分動員和組織區域內各類專業人員,以雙向選擇的形式開展政策宣傳、科普宣傳、家政服務等各類活動。近三年來,在職黨員幫扶120多人,為民辦實事2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