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消息 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正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在3月31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到廣東省林業局。名錄由原先的76個物種增加到現在的148個物種。
????據介紹,自2001年我省公布實施《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以來,至今已近20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全省野生動物的生境條件、資源狀況發生了變化,原公布的名錄與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已不相適應。
????2020年以來,廣東省林業局組織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論證,形成了《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
????該意見稿是按照瀕危性、珍貴性、相似性、獨特性、兼容性、關注度等原則,對全省陸生野生動物進行評估制定的。名錄由原先的76個物種增加到現在的148個物種,其中獸類11種、鳥類106種、爬行類16種、兩棲類12種、昆蟲3種,特別是增加了蝙蝠類和昆蟲類,彌補了以往名錄的不足。
????在瀕危性方面,專家重點關注在我省分布、野外種群有滅絕危險的“極危”物種、分布區狹窄、野外種群數量稀少的“瀕危”物種、野外種群數量下降明顯或持續下降、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的“易危”物種和保護現狀比較低、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有瀕危或滅絕風險的“近危”物種,例如長尾鴨、小麂、赤麂等,對廣東省特有的兩棲爬行類,如黑石頂角蟾、封開角蟾、東莞角蟾、廣東頸槽蛇、深圳后棱蛇等,考慮到這些種類為近年新發現的物種,且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及瀕危程度未作評估,故將其列入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