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湛江機場海關旅檢二科依然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用周密部署踐行初心使命,為國際航班復航時時做好準備工作。
自2020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以來,湛江機場海關旅檢二科的關員們積極擦亮“巾幗旅檢”品牌,弘揚“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精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國門衛士”光榮稱號,披荊斬棘,主動當好疫情防控先行者、國門安全的維護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捍衛者和復工復產促民生的志愿者。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自去年停航后,湛江機場海關旅檢二科科長黃莉梅帶領關員們堅持不停工、不停學、不停責,火速奔赴快件和跨境電商、海港一線進行支援,筑牢海港疫情防線,精準幫扶企業復工復產,是機場海關名符其實的“奔跑俠”。
“你們安心在前線抗疫,我把家守好了等你們回來”,這是留守在大本營的副科長林琦對科里的關員常說的一句話。在剛做完手術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她主動肩負起衛生檢疫設施設備和衛生檢疫用房改造工作,常常奔波于旅檢現場和辦公室,頂著風雨、烈日跟進衛生檢疫用房改造進度,和施工師傅溝通調節,全力做好迎接復航各項準備工作。
疫情防控最嚴峻期間,該科關員們不畏艱難,連續作戰,妥善做好出入境旅客檢疫工作,發放疫情防控宣傳手冊1000余份,宣講疫情防控法律法規10000余人次;加強聯防聯控,推動與湛江機場公司、航空公司、邊檢等部門訂立合作備忘錄,信息共享,關口前移,及早做好監管工作;第一時間為防疫物品開通綠色通道,在湛江防護物資最緊張的時候主動搭建空中橋梁,“零延時”驗放進口防疫口罩14萬余個,防護服980套。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海港口岸國際巨輪裝卸時間緊,檢疫工作壓力大,每天需穿著全套防護服6小時以上。
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滿是汗水的護目鏡里,陳曉紅不僅是一名身負檢疫重責的國家公務員,更是一名醫者,她對遠航期間身體不適的船員仔細問診,提出醫學處置意見,撫慰漂泊無依的心。
2020年9月27日,面對巴拿馬籍“鑫鴻”輪上7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的中國籍船員的惶恐與不安,她紅著眼圈柔聲安慰:“別怕,病好了就能回家了!”
作為奉命支援海港一線的專業醫學檢疫人員,陳曉紅承擔了湛江關區三成以上的入境人員核酸采樣工作。她多次主動放棄休假,無畏風險,勇挑重擔,曾創下連續值守口岸21個夜班紀錄,時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狀態,全心全力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在抗擊疫情和穩外貿促增長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獲得“全國海關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該科54歲的莫賢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衛生檢疫醫學專業人員,從青絲到銀發,半生守護湛江國境衛生安全。
在疫情防控初期,莫賢操充分發揚“召必來、來必戰、戰必勝”的大無畏精神,立即輾轉湛江海關所屬東海島海關和海東新區海關,協助制定完善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和內部防控工作方案,推動防疫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從機制上確保“打勝仗、零感染”。
奮戰400多個日日夜夜,莫賢操參與監管進出境船舶300余艘、進出境人員10500余人次,采樣600余份,辦理船員換班300余人次,向湛江市防境外疫情輸入專班移交入境人員150余人次,累計加班時長超1000小時。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后,是他滴下的汗水,是他對自身職責的堅守,是始終奮戰在湛江口岸疫情防控最前沿的責任。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來自安徽的“95后”小姑娘邢旭琴,在疫情防控初期原本休假在家,當她了解到疫情形勢后,義無反顧踏上逆行之路。因工作表現突出,她火線入黨,并榮獲“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在海關總署集中工作期間,邢旭琴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克服困難、連續奮戰,認真負責做好全國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陽性統計分析工作,參與更新數據材料等相關工作,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聚是一把火,散是滿天星。旅檢二科的同志們在支援的崗位上持續發光發熱:李兆穎、楊耀東、周威健等三位老同志通過CT機審圖先后查獲單肩包申報不實案和手表申報不實案等兩簡案件2宗,查獲瀕危動物及其制品紅珊瑚項鏈1串,植物種子多起;青年關員郝思支援海港一線,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沒有松懈,湛江新機場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他們靠前規劃,主動對接市口岸局、湛江吳川機場工程指揮部、設計單位及湛江海關有關職能部門推進湛江吳川機場建設進度,圍繞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溝通,提交海關各類業務需求,協商優化作業流程設計,積極推進無感通關的同時確保海關監管到位。派員學習兄弟海關在疫情防控、機場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每天往返80公里前往吳川跟蹤建設情況,促進湛江吳川機場與新型國際機場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