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妃德在照料黃牛。 記者 劉冀城 攝
黎明時分,起床切草料;天麻麻亮,打掃牛舍。在雷州市楊家鎮土塘村,當大多數人還在熟睡時,何妃德兩口子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春節也不例外。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何圣成介紹,幾年前,兩口子可沒有這樣的精氣神。10多年前,何妃德患病,治療花了不少錢,還落下走路不便的后遺癥,平時主要靠殘疾人三輪車代步。其家庭人多勞力少,上有年邁的老母親,下有子女在上學,一家的重擔都落在妻子身上,生活過得比較困難。
2016年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啟動,何妃德被列為該村貧困戶,佛山市順德區委區政府、順德陳村鎮人民政府等單位進駐該村進行幫扶。在扶貧工作隊和村委會的幫扶下,何妃德的困境逐漸得以改變。
駐村扶貧工作隊通過走訪,了解到何妃德有養殖的專長,于是“因戶施策”,鼓勵其養殖黃牛。工作隊多方籌集資金,幫其買了幾頭黃牛。對于這些“寶貝”,何妃德百般呵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掃牛舍,到山上放牛,深夜還要到牛棚轉一圈,觀察牛的生長情況、健康狀況,不敢有半點疏忽。雖然很累,何妃德卻樂此不疲,還利用空閑時間鉆研養牛技術。邊學習、邊實踐,目前已掌握了較全面的養牛技術。
在何妃德家附近樹林這片天然牛舍里,幾頭健壯的黃牛在悠閑地吃草,小牛犢撒歡雀躍。“前年我家有30多頭牛,去年賣了10多頭,籌集資金建新房。近年牛價一路上漲,我今年打算再擴大養殖規模,黃牛增加到30頭以上。”站在牛舍旁,何妃德說出了自己的“宏圖”。
在工作組的精心幫扶下,從貧困戶到“牛”老板,何妃德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一家逐漸過上好日子。僅去年,他家的收入達20多萬元,成功摘掉了“貧困帽”,走上致富路。目前,他們家新建的三層小洋樓已經進入收尾階段,近日將搬進新房,日子越過越紅火。
生活一天天殷實起來,何妃德及其妻子的笑聲越發爽朗。“黨的政策好,幫扶干部溫暖了我們。我真心地感謝黨,感謝政府。如今一家人生活有盼頭,更有希望。”何妃德開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