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CCTV10《家鄉至味》欄目冬季篇第5集以唯美的畫面、動人的故事講述了遂溪番薯和瑤柱美食。節目以遂溪的番薯作為壓軸,從遂溪人民宵夜美食番薯粒糖水說起,講述了番薯的培育和生長過程,運用對比手法講述了兩代番薯種植戶何浩及其父親何敏不同年代種植番薯的“翻天覆地”變化故事。
????也許有讀者會好奇,在湛江種番薯的農民有千千萬,為什么央視選擇這兩父子作為遂溪乃至湛江的番薯種植戶的代表,將他們搬上熒屏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采訪了何浩和他父親何敏。
何敏何浩一家三代。
????向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捐獻番薯
????2020年春疫情突如其來,醫護人員逆向而行沖在“抗疫”最前線,何敏何浩父子被醫護人員的行為和事跡深深感動了,他們兩父子說:“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令人敬佩,我們雖然無法到一線去抗疫,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助陣’。”他們決定向醫護人員捐獻他們種植的“何爸番薯”。
????2020年2月18日,他們將15噸“何爸紅薯”先后捐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4家新冠定點醫治醫院,并向沿途經過每一個防控檢疫卡口的防疫一線人員送上10多箱百多斤的番薯。他們從當天下午2時出發,當他們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卸完最后的700多箱番薯時,已是晚上9時許。在他們回程路上,何浩已開始聯系將番薯運送到武漢的事宜。
????緊接著,何浩經多方聯系,在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等單位幫助下,2月29日終于收到武漢市的接收函。3月1日何浩已帶著200多名工人開挖番薯,精挑細選最好的番薯裝箱。下午2時,載著30噸番薯和滿滿愛心的掛有“與愛同行,共同抗疫”標語的大貨車從遂溪縣北坡鎮出發,啟程馳援武漢抗疫一線戰士和人民。何敏、何浩累計向武漢市和湛江市抗疫前線捐贈價值28萬元45噸番薯的義舉被《湛江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廣州日報》、中國經濟網、搜狐網、“南方+”等媒體廣泛傳播,還在2020年7月時接受央視CCTV10《家鄉至味》欄目采訪。
????致富后反哺農戶200多萬元
????何敏今年64歲,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的父親種番薯是一畝三分田的傳統耕作。何敏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專程去吳川引進良種番薯,承包土地規模化種植,帶動村民種植番薯,同時也幫助村民賣番薯,因誠實可靠,成為遠近聞名的“番薯經紀人”,但他習慣只是幾噸幾噸地發貨,只賣到海南、廣州兩地。何敏經營了20多年,何浩說“沒有賺到什么錢”。由于常年在田頭辛苦勞作,何敏兩夫妻身體不太好。
????2011年底,何浩回到家鄉遂溪縣北坡鎮南渡村何村,幫助父親種植番薯。經過學習,他不僅掌握了全套番薯種植、管理技術,還引種更優質的、香甜鮮美的品種“西瓜紅”,并定位為自家主打產品。
????2014年,番薯大量滯銷,也沒有外地客商來遂溪收購番薯。看到父母一臉愁容,孝順的何浩決定自己去外省闖市場。沿途中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他從不放棄,跑了一個又一個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到2016年全國市場的局面被打開,而且價格也有提升。從這年開始,他們的番薯身價倍漲,他們家富裕起來了。
????富裕起來后的何敏何浩父子,做出了和普通商人不一般的舉動——向2014年-2016年供應番薯的農戶送錢,粗略統計這筆數就達到200多萬元。這些農戶都覺得很意外。農戶何伯說,自從何敏何浩家收購番薯之后,自己沒再被外地收購商隨意壓價,“這已經讓我很感激了,沒想到現在還反過來給我們錢,真是難得!”點點滴滴讓何敏何浩父子在遂溪這一帶的農戶當中備受信賴。
番薯銷往全國各地。
????依托電商暢銷國內外
????發展形成穩定產業鏈
????2016年何浩將番薯注冊為“何爸番薯”品牌。近三年來,“何爸紅薯”年銷量均逾6萬噸,何浩在廣西、山西、新疆、河北、黑龍江等多個省市區的大型超市、酒店和加工廠,都建立起新的產銷對接鏈,讓遂溪番薯從昔日的“提籃小賣”到暢銷全國、成為民航空中食品,遠銷俄羅斯、日本。
????此外,何爸番薯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番薯產業鏈,在遂溪的七八個鎮都有生產基地,一共承包土地4500畝種番薯,還幫助銷售全縣兩三萬畝的番薯,通過雇傭工人,解決了周邊鎮200多名農民的就業問題。
????2019年何浩成立了廣東豪悅成農業有限公司。目前,“何爸紅薯”正致力于開拓線上市場,自2020年6月在電商平臺上線以來,每天至少賣出一兩百箱番薯,有時一天可達到2000箱。何浩本人在首屆湛江番薯大會獲“種植能手獎”,還榮獲“湛江好人”等諸多榮譽稱號。
????何浩指著幾千平方米的廠房告訴記者,他早已部署番薯深加工產業,將視具體市場情況投入生產番薯脆片、番薯冰激凌、番薯粉、番薯糖果等,何浩說:“現代番薯產業大有可為,我希望番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