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豹貓得到喂食。 受訪者供圖
????日前,東海島民安鎮西灣村村民在村邊的樹林里發現一只豹貓幼仔誤入蟻窩,將其救出,并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護理后再將其送回大自然。 1月29日,民安鎮西灣村一村民在地里干活,聽見附近的樹林里傳來微弱的貓叫聲,循聲尋去,發現聲音源自一只幼貓。這只小家伙看起來剛出生不久,腿腳無力,眼睛還沒能完全睜開,身上爬滿了螞蟻。在它的旁邊有一個螞蟻窩,看樣子,它是誤闖了蟻窩,招來了螞蟻大軍的侵襲。
????村民把幼貓救出后,又費了不少功夫把貓身上的螞蟻弄干凈,并清理掉蟻窩。他發現,這只小東西的體毛和普通的貓不太一樣,乍看就像一只小豹子。它的頭部至肩部有四條黑褐色條紋,兩眼內側向上至額后各有一條白紋,耳背黑色,有一塊明顯的白斑;全身背面體毛為棕黃色或淡棕黃色,布滿不規則黑斑點。他擔心貓太小留在野外會餓死,便想著先帶回家喂食。 沒想到,這只小家伙雖小,但是爪子很銳利,性情兇悍。村干部余曉輝了解到情況后,猜測極可能是野生動物,于是請嶺南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態學博士田麗辨別,原來,這是國家珍稀野生動物——豹貓。
????豹貓在我國民間有著石虎、貓豹、雞豹、土豹子、野貓等別稱。是全世界分布最廣泛的野生貓科動物之一,分布區覆蓋亞洲21個國家,涵蓋從溫帶到赤道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各地豹貓演化出多種多樣的體型和體色,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不同的分類。根據最新的分類,分布在我國的都屬于“大陸豹貓”。 2000年,國家林業局將豹貓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要求對該物種進行保護。多年來,因為捕獵和人類活動區域不斷擴張,豹貓實際上已經數量逐年驟減,在很多地方更是已然絕跡。保護豹貓,已經成為很多環保和野保組織、反盜獵組織的重要工作內容。
????這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肉食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主要棲息于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窩穴多在樹洞、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主要為地棲,攀爬能力強。夜行性,晨昏活動較多,獨棲或成對活動。善游水,喜在水塘邊、溪溝邊、稻田邊等近水之處活動和覓食。
????在專家的指導下,當天下午六點多,村民將這只小豹貓用紙箱裝著送回大自然,好讓它與父母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