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廿八,洗邋遢。”臨近春節家家忙著做清潔,家政行業迎來“打掃旺季”,在供需上卻面臨著“用工荒”“工價高”“預約難”等煩惱。記者走訪市區內幾家家政介紹所發現,年底鐘點工十分搶手,不少服務公司已無空余檔期,且每小時工價在70元左右浮動,相比去年漲了不少,且越來越多老年人愿意花錢買服務。
市民
保潔服務成“香餑餑”
“為了讓阿姨安心留下來過年,給了她1500元的紅包。”孟女士家請了一位住家保姆,月薪3500元,從上周開始,保姆時不時流露出想回鄉過年的想法,這讓孟女士慌了手腳,保姆一走自己肯定忙不過來。為了挽留保姆留下來過年,孟女士給了保姆1500元的紅包。
臨近春節,通過提高薪水來留住保姆的現象不在少數,這在很多家政服務行業從業者看來實屬正常。做了5年住家保姆的于女士表示:“逢年過節加班的人都會拿到額外的加班工資,春節家政服務漲價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放棄了過年與家人團聚的時刻,自然也需要加班費。”
市民林女士則遇到鐘點工時薪上漲、服務質量下降的煩心事。林女士介紹,她與一家家政公司簽訂長期服務協議,按照“清潔套餐”的規定,林女士每月預付420元的工錢,鐘點工每周來搞一次衛生,每次3小時。從1月份開始,按照慣例要來家中搞衛生的鐘點工就經常找借口不來,即使來了服務質量也下降,匆匆忙忙做一兩個小時就離開。林女士了解到,臨近春節,鐘點工工價上漲,與她簽約的家政公司給出的單次大掃除的價格為每小時60元,而她之前簽訂的協議算下來每小時只有35元。林女士多次打電話催促鐘點工,但鐘點工卻以各種理由推脫,后來家政公司另外派了一位鐘點工,但效果差強人意。無奈之下,林女士只能自己動手,“要過年了鐘點工很搶手,工價上漲無可厚非,但是我已經提前簽訂了合同并且付了錢,家政公司和鐘點工就應該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能為了賺更多的工錢而丟了誠信。”
家政
保潔員檔期幾乎約滿
“現在只有一位阿姨周四下午有空,如果你覺得可以咱們就約,不行的話就沒辦法了。價格是一小時70塊,不講價。”家政服務公司客服楊女士又接到了一個預約的電話,雖然時間緊,服務價格也不便宜,但客戶還是毫不猶豫地預約了。這位客人的房子約100平米,估計得花5個小時才能搞得干凈。
“以往是春節前兩三個星期業務才比較多,但是這個冬天冷得比較早,12月開始我們就忙起來了。也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大家都不想動手搞衛生了,寧愿花錢請鐘點工做。12月和1月家政服務員都很忙,春節前這一周就更不用說了,早排滿了。”楊女士介紹,公司的服務標準是淡季收費一個小時40元,到了12月開始忙起來以后,價格也水漲船高,需要50至60元,現在更是漲到70元,接近一倍,不僅漲價幅度大,而且還常約不到家政服務員。楊女士介紹,一般家政服務員需要4至5個小時完成一套房子的衛生,如果是大戶型的房子或是家庭成員多的人家,往往需要上門兩次才能完成。
記者了解到,市民對疫情防控的意識很強,在聯系家政服務公司時會要求服務人員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家政服務公司針對客戶的需求,也加強對家政服務員的培訓,希望以更人性化的服務吸引更多客戶。
觀念
舍得花錢買服務
90后市民胡先生去年下半年當了爸爸,家里每天為寶寶忙得團團轉,家中衛生無暇顧及。去年12月開始,他果斷決定請家政服務員每周兩次來家中大掃除,不僅如此,他還請阿姨每周去一次父母家和岳父家。“今年湛江冷得早、冷得厲害,老人年紀大了,搞衛生成了一種負擔,我想今后每年冬天都給他們請家政,也算是子女盡孝心。”胡先生說,剛開始老人還嫌他亂花錢,覺得自己可以動手為何還要請人,等衛生做好以后,老人樂得合不攏嘴,說不用累得腰酸背痛,也不用受凍,樂得清閑舒服。
記者走訪市區幾家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均表示,近年來市民的消費理念有了很大改變,以往很多市民只有臨近春節才會找家政對房子進行徹底大打掃,但是近兩三年,湛江入冬以后家政市場就十分活躍。霞山某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劉女士說:“這兩年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越來越多老年人愿意雇人搞衛生。在我們印象里老年人大多數省吃儉用,覺得請人搞衛生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但是現在很多老人都成了我們公司的老主顧,有的還是長期合同,每周都到家搞一次或兩次衛生。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另一方面是老人的消費觀念改變了,他們意識到服務也是一種商品,能讓自己的生活更舒心,就是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