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網絡招聘憑借其覆蓋范圍廣、崗位可選擇性多、高效便捷的特點,已成為求職者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流形式。從去年以來,由于受疫情的影響,不少的線下招聘都轉為了線上招聘。然而在網絡求職的過程中,不少犯罪分子以所謂的“高薪厚職”誘導部分求職者陷入求職陷阱,“假招聘,真騙局”現象時有發生。
????為規范網絡招聘服務,促進網絡招聘服務業態健康有序發展,推進就業和人力資源流動配置,日前,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下文簡稱《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網絡招聘套路多
????相較于傳統的線下招工詐騙,網絡招工詐騙可謂是成本低廉、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大學剛畢業的小楊在找工作的時候曾遇上黑中介,對方看過小楊簡歷后表示滿足其招工條件,只要提供少量錢款便可推薦入職。隨后小楊在網絡上查詢該公司相關資料,但無法搜索到相關的信息,追問中介無果后也被其拉黑。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網絡招聘套路,提到最多的便是招聘公司要求求職者繳納如培訓費、照片費、入職抵押金、宿舍費等各種費用,從中斂財。待騙取的錢財累積多了,不法分子便會注銷電話及銀行卡,最后人去樓空。
????除了黑中介,記者在瀏覽求職網站時還發現打著“點點鼠標,日賺數百”“隨手轉發,月薪過萬”噱頭吸引求職者的兼職崗位。這類崗位一般以優厚的工資為誘餌,抓住求職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吸引其上鉤。而這類崗位的工作內容多是以“刷訂單”、“刷信譽”、“刷投票”、“刷點贊”為主的網絡“灰色產業”。在誘人入局后,部分刷單平臺拒絕返還本金和傭金,使受害人蒙受損失。因為金額不大,加上維權意識不強,或是證據不足,或是知道“刷單”行為本就不可取,多數求職者都不愿聲張,最后往往都不了了之。
????《規定》規范網絡招聘
????針對當前網絡招聘服務存在的突出問題,人社部出臺《規定》以打擊各種網絡招聘違法現象,制定網絡招聘行業應有的規范,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作為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規定》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范、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并對網絡招聘服務的基本問題、基本內容、基本規范等作了規定,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提供了基本遵循。
????如對于黑中介的存在問題,《規定》明確,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網絡招聘服務,應當依法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涉及經營電信業務的還應當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規定》規范了網絡招聘信息審查、信息保護、收費管理等服務事項,合理界定行業的準入門檻,嚴厲打擊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等違法違規問題,杜絕黑中介的出現。
????再如網絡招聘平臺的信息發布,《規定》明確了對網絡招聘服務的監管措施,主要包括準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等,構建起事前行政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職能部門間信息共享與協同配合的監管體系,確保招聘平臺提供的招聘信息合法真實,避免含有歧視性內容。對發布不實信息、利用網絡平臺實行詐騙的,依據做出處罰,真正杜絕網絡招聘的“套路”。
????擦亮眼睛避陷阱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人士認為,在網絡招聘成為常態的當下,即便是《規定》出臺執行,在求職過程中求職者并非高枕無憂,依舊需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入陷阱。
????該人士表示,《規定》的實施有利于監管部門加大對網絡招聘詐騙的打擊力度,督促網絡平臺積極履職,優化了網絡招聘的行業生態,但求職者仍需要提高自我辨別的能力。在網絡求職時要有針對性地選取正規、知名的網站,核對招聘企業真實信息,如果要交納報名費、培訓費或其他費用,求職者要慎重行事,謹防受騙。在工作過程中,注意保存勞動合同、工資流水記錄、證明文件等相關證據,合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