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村村民陳國才的火龍果種植園里,其妻子在打理管護火龍果。
????遂溪縣遂城鎮大家村是省定貧困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以培育“一村一品”為抓手,以龍頭企業+電商扶貧等多種方式,通過發展火龍果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
????因地制宜
????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在確定脫貧道路之初,大家村黨支部書記梁永光費了不少思量,他認真學習遂溪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文件,實地走訪,最后,他和村委班子動員村的鄉賢李景雙夫婦回鄉創業。李景雙夫婦深思熟慮后,決定回鄉帶動鄉親們致富。經考察了很多地方后,他們決定引進高品質、甜度更高的紅心火龍果。“遂溪縣因獨特的火山灰土壤,加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具備發展火龍果產業和打造火龍果品牌的良好基礎。”他借助自己早前成立的湛江市橋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用公司+基地+農戶和包產包銷的形式,帶動村民種植紅心火龍果。李景雙介紹:“近年來,我們每年通過線上銷售火龍果近百萬斤,線下銷售30萬斤,線上線下相結合,每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
????湛江市橋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集火龍果種植、銷售、技術服務、種苗培育、電商服務等于一體,逐漸打響了遂溪火龍果的品牌。截止至2019年12月,在電商人的努力和村干部的帶領下,公司已從最初的1.5畝火龍果種植基地發展到300畝,公司還被評為“湛江市農村電商十強企業”,將來還有無限可能。
????扶貧先扶志
????助力貧困戶脫貧
????大家村村民陳國才是一位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的貧困戶,在各級扶貧工作隊的幫助和支持下,他開始種植火龍果,但是對于陳國才來說,銷售成了難題。“扶貧先扶志,國才有很強烈的脫貧信念,咱們得幫他樹立信心,一定要讓國才借著電商的東風富起來。”梁永光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梁永光經常為村民們講解宣傳金融扶貧政策,并積極跟鎮、縣扶貧辦對接,為農戶們辦理相關手續,為農戶們提供最全面的幫助。2015年以來,遂溪縣多措并舉,強力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借著這個東風將大家村的農村電商服務站安排在陳國才的家里,方便陳國才通過電商銷售火龍果。
????隨著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陳國才的訂單也在不斷增多,生產規模逐步擴大,陳國才的火龍果種植已從原來的2畝擴大到20畝,家庭年純收入超過10萬元,2019年家庭人均純收入超過16000元,已走上致富路,他和家人也搬進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子,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少農戶紛紛向陳國才發討教種植訣竅。如今,陳國才已成為湛江遂溪大家村的火龍果致富達人,電商扶貧已經得到廣大村民的認可。
????務工扶貧
????優先安排貧困戶
????“這里的工錢按天結算,時間比較自由。我們年紀大了,外出打工也不好找,能在家門口工作很幸福。”陳姨娣說。陳姨娣已過知天命之年,又身患疾病,是村里的貧困戶,兩個女兒分別考上了高中和大學,學費讓原本貧困的家庭一籌莫展。扶貧工作開展后,陳姨娣就被優先安排在火龍果基地務工,她有了收入來源,兩個孩子的學費得到了解決,再也不用四處借錢上學。
????梁永光介紹,如今,像陳姨娣這樣擺脫生活窘況的例子在大家村還有很多,村委優先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務工,通過采摘、分揀、分包等增加收入。每天都有幾十位農戶在火龍果種植基地打工,務工扶貧解決了百姓基礎問題。
????借國字號金招牌
????扎實推進電商產業
????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遂溪大家村創新扶貧方式,把黨建引領、智力支撐、品牌共建作為開展消費扶貧工作的主要途徑,探索形成了“企業主導、品牌帶動、全村共同參與”的電商扶貧發展方向。探索創新農村“電商+扶貧”幫扶新路徑,幫助有條件的貧困戶開辦網店、銷售農產品,鼓勵和引導有技術有意向的農村貧困戶進行電商創業。鼓勵干部、大學生村官、未就業大學生和貧困村在校大學生,在鄉鎮服務站內開設扶貧網店,代銷農特產品。建立和完善電商人才培養、引進和獎勵機制,吸引更多的電商高級管理人才、高端運營人才、核心技術人才回農村就業創業。
????站在電商新風口,借著遂溪縣獲得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激勵縣這兩面“國字號”金招牌的東風,大家村扎實推進電商產業發展,培育電商人才促進就業,走出廣東,走向全國,實現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