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湛江的番薯產業可謂動作頻頻,先是“穩村番薯”的產地吳川市黃坡鎮穩村舉辦了“吳川第二屆穩村番薯文化節”;緊接著,“2020湛江特色農產品和消費扶貧產業發展暨第二屆湛江種植業大會”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并評選出“湛江薯業發展特別貢獻獎”2名、“湛江名牌番薯”7個、“湛江最受歡迎名牌番薯”5個……一時間,“湛江番薯”特色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伴隨相關活動再度升溫,湛江“番薯經濟”紅紅火火,頗為引人矚目。
番薯種植大戶韓寶國。記者 林明聰 攝
在對“番薯經濟”的采訪中,記者捕捉到一個信息:近年來在湛江一些地方出現了“番薯期貨”,當番薯地里的番薯長勢正旺時,就有商人出價買斷這片番薯地,以謀求在番薯收獲時取得利潤。連日來,記者對這種獨特的經濟現象進行了調查走訪。
番薯種植大戶:“番薯期貨”利潤低,但回本快
??? 1月10日,記者在吳川黃坡鎮尋訪到番薯種植大戶韓寶國。他是坡頭人,從2010年開始在吳川黃坡鎮租地種番薯,雖然才30歲,但卻已是聞名一方的“番薯種植能手”,目前他的番薯種植面積已達460畝。他說:“我近幾年連續接觸過你所說的這種‘番薯期貨’,并和來自湖南、湖北等省的商人有過這方面交易,‘番薯期貨’利潤低,但回本快。”
美味的番薯宴。 記者 李忠 攝
韓寶國常年在田間勞作,皮膚有點黝黑,個子高高瘦瘦。他告訴記者,今年他承包的460畝番薯,主要集中在黃坡鎮那塘嶺、三柏村和坡頭區乾塘鎮。他說,黃坡鎮一帶的土壤肥沃,土質松軟,很適合種植番薯,從2010年起,他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承包土地種番薯。頭兩年他種番薯經驗不足,對付不了病蟲害,共虧了10萬。后來在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專家的指導下,才逐漸弄懂了技術,摸清了門道,走上了正軌。
“龍薯9號”番薯。記者 林明聰 攝
“番薯價錢市場波動大,風險和利潤對等。我的番薯種下去的成本約在每畝1400元,番薯每畝產量約有五六千斤。”韓寶國說,他的番薯一般年尾銷往廣州、佛山,年頭銷往河南鄭州、北京等地,有時候自己有空就拉去廣州江南市場。番薯苗的銷售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一般銷往河南、河北、山東、福建、湖南、湖北,裝好車,先給訂金,到后對方打錢。每種薯苗價格不同,比如西瓜紅,每條0.11元(30厘米長),最高達到0.15元每條,最低3分錢,分季節性,年頭主要是龍薯、煙薯,年尾是西瓜紅。
大約在五六年前,韓寶國開始接觸到“番薯期貨”的“炒客”。他說,種番薯勞心勞力,一方面擔心番薯在生長期間遇水浸、蟲害等影響收成,另一方面擔心收獲時價格不高,面臨嚴峻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所以,當來自湖南、湖北等省的商人與他洽談類似“番薯期貨”交易時,他有些心動了。“當時,我有約一百畝成片番薯地長勢很旺,眼看是個豐收年,對方在實地考察過番薯地后,提出由他們接管番薯的后半程生產和收獲。”韓寶國說:“價錢并不高,記得剛開始都是每畝兩三千元。但主要是考慮資金回籠快,因為大面積種植番薯各方面開支比較大,現金為王嘛,有大筆資金在手,心更定些。”
后來連續幾年,韓寶國都和湖南、湖北等地的“炒客”進行過“番薯期貨”交易。“對方肯定會有錢賺,但其實也有風險,特別是我承包的番薯地這邊地勢比較高,最怕出現水浸,所以近幾年他們都是在將近番薯收獲的時候再來估價,這樣估得比較準些。”韓寶國說。
??? “番薯期貨”炒客:和番薯種植戶的合作是“雙贏”
??? “我在湛江和農戶們開展這種番薯地里的合作,已有將近10年,應該說是雙贏吧,大家都合作得比較愉快。”1月11日,記者電話聯系到一位來自湖南省益陽市的“番薯期貨”炒客鄭先生。他說,他現在身在益陽,一般每年3月份就來湛江,“湛江多數地方的番薯是每年農歷9月種下,次年4月收成。”
穩村番薯文化節游人眾多。 記者 李忠 攝
鄭先生坦言,他和湛江番薯種植戶的這種合作,確實像炒期貨一樣,存在一定的投資性。他們從事“番薯期貨”,有點類似收藏界的“賭石”,經驗不足的商人是會虧本的。剛開始做“番薯期貨”那時,就像開車,剛學會開得很快,但隨著大小事故的頻繁,就本能地有了敬畏心、警惕性、防范心,因為未收獲上市的番薯,還存在水浸、蟲害等影響收成的因素,所以近年來他們對“番薯期貨”還是比較謹慎,一般都是要臨近收獲期的時節再對番薯地進行估價。
鄭先生說:“我們這種做法,實際上是產銷對接中的關鍵一環,番薯種植戶不需要為番薯是否滯銷而擔憂,可以說是為湛江當地的番薯產業發展注入活力,有利于促進湛江番薯產業的健康發展。”鄭先生認為,他們的“番薯期貨”能夠迎合一部分番薯種植戶的產業避險心理。特別是近年來,番薯價格時有起落,價格波動較大,產業避險需求強烈,“勞動創造財富,交易實現價值”,所以他們和番薯種植戶的合作可以說是雙贏的。
和番薯來張大合照。 記者 李忠 攝
鄭先生認為,湛江番薯的品質好,番薯產業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湛江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于冬季農業發展,湛江土質多為赤紅壤,土地肥沃,為發展優質番薯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他說,湛江發展冬薯種植優勢非常明顯,冬薯在每年3-6月收獲,在北方薯區屬于空檔期,番薯價格穩定,可以有效地供應鮮薯以解決北方薯區(特別是番薯加工廠)鮮薯不足的問題。
鄭先生認為,相比于其他農作物,番薯比較好管理,種植技術要求不高;番薯主要是產量風險和價格風險。但市場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如果缺乏引導繼續盲目擴種,將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另外,由于本地沒有大型番薯加工廠,一旦外地市場飽和,本地又沒有深加工提供保障,在銷路受阻的情況下,番薯價格將會下跌。他建議,湛江要讓番薯產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需要進一步打造品牌番薯,借助互聯網拓展銷路。湛江急需建立大型番薯加工廠,提高番薯附加值和抗風險能力。
????專業人士:“番薯期貨”是新鮮事物,需謹慎參與
??? 湛江財經界人士梁先生告訴記者,期貨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通過簽訂標準化合約(期貨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通常期貨集中在期貨交易所進行買賣,但亦有部分期貨合約可透過柜臺交易進行買賣。期貨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按現貨標的物之種類,期貨可分為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兩大類。“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湛江個別地方進行的‘番薯期貨’,和金融市場上的期貨交易有類似之處。”梁先生說。
品種眾多的番薯產品吸引游人品嘗。 記者 李忠 攝
記者從湛江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了解到,湛江常年種植番薯面積有80萬-100萬畝,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是廣東薯區種植總面積最大的產區,主要產區分布在遂溪、吳川、廉江、雷州和坡頭地區。湛江的番薯種植可以通過周年種植而實現產品的均衡供應,在國內有非常好的地域發展優勢,這是北方等其他薯區所沒有的,但主要以秋、冬季節種植為主。湛江番薯種植制度多樣,如吳川、坡頭地區以番薯-水稻、番薯-蓮藕、番薯-花生等輪作為主,遂溪、雷州以番薯-玉米、番薯-瓜類等輪作為主,某些地區可達一年三熟。湛江番薯產業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屬于全國三大薯區的南方薯區秋冬薯區最大的主產區。湛江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于冬季農業發展。湛江的番薯種植可以通過周年種植而實現產品的均衡供應,在國內有非常好的地域發展優勢,這是北方等其他薯區所沒有的。
湛江番薯種植大戶所言的“番薯期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近期金融市場熱議的“生豬期貨”。據新華社大連2021年1月8日消息,作為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掛牌上市。生豬期貨上市后,隨著其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逐步發揮,養殖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價格安排生產計劃,并利用期貨市場對沖現貨風險,推動我國生豬產業實現“穩價”“保供”,促進產業平穩有序發展。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生豬期貨上市進一步填補我國畜牧期貨品種空白,與玉米、豆粕等期貨期權一起,形成從種植、加工到養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體系,有利于促進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
“只要是合乎市場發展規律、合法合規的事物,就是值得我們支持的。”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壯錦談到“番薯期貨”時說。他認為,農業是所有國民產業中最為基礎的一環,也是無數農民用來吃飯的“飯碗”,番薯產業發展的好壞、番薯價格的高低關系民生,涉及人員多、影響范圍廣。不過,種植戶自身要明白市場規律,不能用過去的市場狀況來評估現在或未來的收益。他認為,農業不是投機的行業,不能盲目跟風,因為市場才是撬動價格的杠桿,要懂得規避風險。對于“番薯期貨”,他建議投資者和番薯種植業者要謹慎參與,要積極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番薯期貨”的成長值得關注,相信“番薯期貨”能逐步發揮其功能,滿足產業鏈的避險保值需求,降低番薯種植戶在周期波動中面臨的市場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