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行駛在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的運輸車輛(4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南國夏季,在廣西東興、云南畹町等邊境口岸,一輛輛大貨車排隊等待通關。由于受新冠疫情沖擊相對較小,中國和東盟貿易一如既往的強勁,今年1月至5月雙邊貿易總額同比增長4.2%,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建成。10年來,雙邊貨物、服務貿易高速增長,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自貿區用“黃金十年”塑造了世界經貿新格局。
????中國—東盟自貿區成
????全球經濟增長一個新“引擎”
????6月,在北部灣港欽州碼頭,不時有滿載貨物的巨輪靠岸停泊,裝卸貨物的車輛進出有序,港口一派繁忙。
????上海新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亞洲區域內的航運業務,其南寧分公司總經理魏仁國最近經常到屬于北部灣港的欽州港協調航線船運事宜。“即使在疫情較為嚴峻的3月,公司還新開了一條前往東盟國家的航線,一季度公司接到的前往東盟的訂單增長約30%。”魏仁國說,公司最初只開通了從北部灣港到日本和韓國的航線,現在前往東盟的航線不斷增加。
????作為中國面向東盟的門戶港,廣西北部灣港已開辟27條外貿航線,實現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受益于快速增長的中國—東盟貿易,今年前6個月,北部灣港逆勢飄紅,完成貨物吞吐量約12652萬噸,同比增長15.5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28.04萬標箱,同比增長約28.54%。
????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隔河相望,站在東興口岸眺望,北侖河靜靜流淌。雖然疫情的影響仍在,但是口岸附近的萬眾國際批發市場依然吸引著眾多商人,東盟國家的貨物經這里源源不斷發往中國內地。
????繁忙的貿易景象同樣在中老、中緬邊境上演。畹町水產品交易市場位于云南瑞麗,每天上午滿載印度洋螃蟹等水產品的貨車經畹町進入內地,走進千家萬戶。
????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內已取消7000種產品關稅,90%以上商品實現零關稅。2002年自貿區啟動建設時雙方貿易額只有548億美元,2019年突破6000億美元。
????服務貿易推動
????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東興做生意的越南商人范文秀將最后一批貨物交到中國客商手里后,開始清點當天收到的人民幣。“在越南的商業銀行可以將人民幣兌換成越南盾,非常便捷。”范文秀說。
????自2009年7月東盟被列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首批境外試點區域以來,中國已與東盟多國簽署了雙邊貨幣交換協議。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多部委印發《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目的之一是促進人民幣區域內自由兌換、結算,盛極一時的“地攤銀行”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東興邊民何深庭曾是“地攤銀行”的常客,以前大大小小的貿易貨款進出都要通過“地攤銀行”,風險較大。作為沿邊金融改革的見證者,何深庭用“快、穩、賺”來評價如今的邊貿結算:快——當天辦結,當天到賬;穩——國有銀行結算渠道,資金安全;賺——合理的匯率,減輕結算成本。
????截至2019年底,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分析認為,貨幣金融合作不斷加強是中國和東盟合作走向縱深的重要標志。在自貿區升級版建設進程中,雙方合作正從傳統貿易向跨境金融、數字經濟、5G通信、衛星導航等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拓展。
????區域內產業
????深度融合方興未艾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之初存在“貿易長、投資短”的現象。10年來,雙邊企業早已不止于單純的貿易往來,而是彼此借重對方優勢,在自貿區范圍內配置資源和技術,實現產業的深度融合。
????北京大學東盟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說,東盟正在積極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對外來資金、設備、技術有迫切需求,而中國在相關領域具有多方面優勢。在自貿區框架下,雙邊相關產業正加速融合。
????在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和賽色塔綜合開發區建設穩步推進;在馬來西亞,中國在制造業領域投資了400多個項目,其中中國中車建成馬來西亞首個“鐵路工廠”;在泰中羅勇工業園,100余家企業落戶,創造3萬多個就業崗位……截至2019年底,中國與東盟雙方相互累計投資超過2300億美元,中方在東盟設立了2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入駐企業超過600家。
????去年10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對所有協定成員全面生效。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館總領事阿茲利米·扎卡里亞說,全球多邊貿易仍是大勢所趨,東盟與中國日益密切的經貿關系,是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活力的有力證明。 據新華社南寧7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