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反復出現在廣大市民視野中的,可能就是“勤通風、勤洗手、注意個人健康”這句關乎每個人身體健康的警言了。這次疫情的發生,相信會讓更多市民開始重新審視個人健康,而母親節的到來,卻是在疫情之下,給了子女們一個提示:長久以來,母親的健康是否得到了應有照顧。
在母親節前夕,聽聽幾位健康專家建議,平常是如何幫母親打理健康的。
母親健康從日常飲食做起
指導專家:劉建華(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中醫科)
關注老人的健康首先要從日常飲食入手。老年人基礎代謝下降,各種疾病也開始慢慢找上門來,特別是老年人中得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和糖尿病的很多,究其原因,這些疾病都和日常飲食不注意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為了健康,要媽媽注意調整和控制自己的飲食,什么是該吃的和該多吃的,什么是該少吃或者干脆就不該吃的,要心中有數。
老年人往往血脂偏高,有的還可能患有輕度的腦動脈硬化,平時要提醒媽媽控制對油脂的攝取量,因為油脂的攝取途徑主要來源于植物油和動物脂肪,盡量多吃些瘦肉、雞、魚、蛋、乳制品和豆制品,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適當多吃些粗糧,比如燕麥、小米、玉米、紅薯等。
此外,建議媽媽多鍛煉,加強鍛煉后,身體都能恢復正常。
了解潛伏在媽媽身邊的健康殺手
指導專家:胡繼芬(附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經歷了生兒育女,母親們的健康日益下降,其中有著高風險的婦科問題要格外關注。比如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這也是圍絕期的母親需要非常關注的問題。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也是人體中常見的腫瘤之一。由于競爭壓力大,過多服用避孕藥物,食用含激素多的,使體內雌激素大量積聚等原因,近年來子宮肌瘤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被稱為“第一瘤”。您可以提醒媽媽經常摸一摸腹部,明顯的腫塊在外部就可以觸摸到。當然,每年一次的體檢也是不可少的,婦科腫瘤通過腹部B超可以及時發現。
年輕的母親還要關注宮頸健康和子宮內膜異位癥。
乳腺疾病也是媽媽們需要關心的。婚育、膳食和遺傳因素是引發乳腺疾病三大主因。膳食不合理和營養過剩對現代女性乳腺疾病的發生,特別對乳腺癌具有催化作用。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較容易患乳腺癌。女性即使乳房不痛不癢,也應從35歲開始每年做一次專業乳腺普查。
送媽媽一份更年期健康計劃
指導專家:林芳(福建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
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期,被喻為“三明治人群”,即:上有年邁父母要奉養,下有青春期子女相對抗,中間又有漏洞頻出的婚姻需要修修補補。處于人生的“多事之秋”,她們的身體狀況也拉響了警報。
女性在45至55歲之間會停經,這時卵巢功能逐漸退化,女性荷爾蒙合成也日漸減少,會出現一系列生理變化及一些不舒服的癥狀,如胸口郁悶、焦慮不安、脾氣暴躁或失眠等。這些情形被稱為“更年期癥候群”。
更年期后女性易患心臟病,雌性激素可保護女性血管,更年期以后,身體內的雌性激素大幅度減少,一下子失去了保護傘,心臟血管缺乏緩沖適應力,所以心臟血管病的發生率就急劇上升。
媽媽處于這個年齡,需要家人更多理解與關照,并敦促她注意膳食保健。近年來,醫學界認為,更年期婦女如果能注意飲食,不僅能安然度過更年期,而且許多不適的癥狀也有可能改善。
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一個特殊而重要的時期,除了飲食的調理不能掉以輕心,還應該從心理衛生、生活規律、維持理想體重、充足的睡眠、緩解生活壓力,以及適量的運動等方面來調整、注意。
年輕媽媽多補鐵,年老母親多補鈣
指導專家:顧中一(國內知名臨床營養師)
貧血是很多女性面臨的問題。貧血女性要如何補血呢?首先是補充鐵,建議食補。如紅棗、黑豆、胡蘿卜、面筋、菠菜、桂圓肉等鐵的含量都比較高。
對于中老年女性,則尤其需要注意骨質疏松的預防。據統計,發生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中,50歲以上的女性占了大多數。因此,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定期每年測量一次骨密度,便于及早干預。而要想預防骨質疏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年輕時候的骨量峰值,再就是盡量減緩骨量隨著年齡丟失。應當注意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入。
營養補充是骨質疏松防治的基礎手段,要想延緩骨量丟失千萬不要忘了進行鍛煉,只有通過一定的鍛煉對骨骼產生壓力,才能更好地增強骨骼密度和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