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湛江書法大講壇”現場
?? 12月15日,由湛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湛江市書法家協會承辦的第五期“湛江書法大講壇”在赤坎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市各地的眾多書法愛好者熱情參與。
【現場】車帝麟“車行湛江”作精彩講座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其中邀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網壇主、嶺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書法篆刻專業外聘教師、在書法界有“車行天下”之稱的車帝麟,是日“車行湛江”,作了書法講座。
車帝麟是國內知名書法篆刻家,老家在浙江臺州,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社會文化系(現為浙江大學藝術系書法篆刻專業)。他的書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入選全國、省級專業展,并屢獲大獎,被《書法》雜志選入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榜”。值得一提的是,車帝麟還與時俱進,在互聯網上積極推廣書法文化,是《車行天下》網絡書法新聞專欄策劃人,曾參與《行走在春天——書法篆刻家車帝麟訪談》等專題片節目的攝制,被譽為“書法界的段子手”。
15日的講座,車帝麟妙語連珠,圍繞書法藝術侃侃而談,講了很多幽默詼諧的趣事。比如,他說在創作書法作品時,要弄清楚參加展覽等活動的主題或贈送對象的情況。車帝麟向聽眾們舉例道:“在祝賀別人新婚時,寫‘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顯然是不恰當的。當然書法作品不符合主題,并不代表字寫得不好,但當初選擇創作方向時應提前注意這些問題。”
車帝麟提到,現在的廣告設計師喜歡在設計時加入書法篆刻的元素,但有時候反而會弄巧成拙。他用PPT現場打出一間面館的招牌設計照片,引出一系列日常生活中書法使用不當的現象,“有的設計師不懂——‘御’字在繁體上的不同寫法,含有不同的意思。設計出來的店名招牌,原本是‘品御膳之地’,卻因為書寫不當成了‘品令人產生抵御感食物的地方’。”
在某市中醫院的牌匾設計中,“市”字出現繁體誤用;書寫行書時,突然出現了一個草書體的字,導致整幅作品‘不凈而散’;某位書法家為活動題字時,因為多寫了一點,“光明未來”變成了“光明未曾”;公益海報中的“魂”字出現了左繁右簡混用……車帝麟以圖文并茂這種直觀而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剖析講解,引導聽眾發現問題并以此為鑒,幫助書友們更好地理解書法篆刻藝術。
車帝麟作講座。
【交流】豐富活動讓湛江書友們獲益匪淺
國內著名書法評論家姜壽田評價:“車帝麟為人機智幽默而不失豪俠,反映在書印上也自然是豪情充溢且不乏譎慧。他的書印重機趣、性靈的表達,個性卓然,新機迭出,一如其人。”
車帝麟打造的書法網絡也很有個性,被譽為當代富有探索精神的藝術家。他的藝術視野廣闊,以披荊斬棘的精神,汲取傳統書法、篆刻的積極資源,以鮮明的生命活力,張揚藝術風帆,試圖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道路。他下筆生猛,揮刀淋漓,雜糅中西古今要素,大膽進行藝術創新和探索。
15日的講座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車帝麟富含哲理又不失幽默的睿智語言,讓湛江書友們深感獲益匪淺。車帝麟還勉勵湛江書法愛好者應持有虛心的態度,不斷深入學習以取得更大的進步,創作更多更好的文藝精品。
隨后,還進行了作品點評和現場揮毫活動。“自我鑒賞能力是書法創作者自身首先就要具備的能力。”來自嶺師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諸位書法名家認為,鑒賞應從用筆、結字、章法三方面來看。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筆,用筆不對則沒有合適的結構以及章法;練結字要‘先專一家,先約后博’;還要看整幅作品有沒有章法要素在里面。即便是狂放的草書,書寫時也要符合章法和規范。此外,書法創作也分雅和俗,“有時候,俗并不是一件壞事。在書法中,具有個人風格、帶有地方特色也可以稱之為俗。”名家們對我市書法愛好者的作品暢抒己見,但也不約而同地強調道:“要靜下心來多臨帖,不要急于創作。要善假于物,以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