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項目概況
烏石17-2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的東部,距廣東省雷州半島烏石鎮烏石港約25km。區域水深14m~28m米。烏石終端位于雷州臨港工業園區內,距離雷州市區約60km。
烏石17-2油田群開發項目新建1座自安裝井口平臺(WS17-2WHPA平臺),在廣東省湛江市雷州烏石臨港工業園區內新建1座烏石終端處理廠;新鋪1條由海上平臺至烏石終端的油氣水混輸管道,新鋪1條由烏石終端至海上平臺的注水管道和1條復合電纜。2條管道和1條電纜長度均約24km(其中海管/纜長約23.1km,陸管/纜長約0.9km)。
油田群所產物流在海上平臺進行簡單的計量后直接輸送至烏石終端進行處理。烏石終端接收來自海上含水原油,經原油脫水和原油穩定處理后,合格原油進原油儲罐儲存外運;分離出的天然氣進入天然氣處理系統經天然氣脫水單元、制冷單元和分餾單元處理后生產LPG和干氣,干氣再經增壓、凈化、液化后生產LNG,產品LPG和LNG分別進儲罐儲存后外運。含油生產水進入生產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合格后經注水管道輸送到海上平臺回注地層。烏石終端和海上平臺用電均來自工業園區。
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
在建設階段,本項目鉆井作業將有一定量的鉆屑和鉆井液排放,另外鋪設海底管道/電纜挖溝埋設掀起的懸浮沙、近岸段炸礁產生的沖擊波對周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可以恢復的。烏石終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揚塵、廢水、噪聲、生活垃圾、施工廢料等,施工期污染均是短期的、局部的,施工活動結束后就會消失,影響較小。
在生產階段,本項目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含油生產水,全部輸送至烏石終端處理達到注水水質標準后輸回海上平臺回注地層,生活污水的排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僅局限在平臺周圍很小范圍內。烏石終端大氣有組織排放源和無組織排放源均可做到達標排放,產生的各類污廢水得到妥善處置,無污廢水外排,固體廢物均得到有效處置,采取措施后生產階段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三、 采取的環保對策措施
本項目在鉆井過程中全部采用無毒的水基鉆井液。通過循環使用減少鉆井液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本項目在WHPA平臺設置一套電解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生活黑水和灰水分別收集處理,生活黑水經該裝置處理達標后排海(COD的含量≤300mg/L)。灰水進入生產流程輸至終端處理,經處理后的灰水最終回注地層。當油氣生產系統停產或者出現事故,灰水與黑水一起進入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后排海。
烏石終端在油氣裝車區加裝油氣回收裝置,經處理后的廢氣滿足《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31570-2015)限值要求;項目原油儲罐采用內浮頂罐,相對于拱頂罐能夠減少因呼吸損失的非甲烷總烴;為減輕天然氣處理過程中烴類的損失,在進出裝置處設置切斷閥,一旦發生事故,切斷氣源,同時設置安全放空火炬。
項目工藝廢水、沖洗水、裝置檢修、循環廢水等含油廢水進入烏石終端生產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合格后海上回注;終端生活污水進入廠內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生活污水進入中水回用儲水池用于廠區綠化。
項目產生的一般固廢為廢分子篩由廠家回收;危險廢物中廢活性炭由廠家回收,其余危險廢物定期送有資質單位處理;項目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處理。
項目在生產中的噪聲源擬采用消音和隔聲、減震控制措施,項目廠界噪聲能滿足相應標準要求。
本項目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由于石油和天然氣產品的易燃易爆屬性,加上工藝流程和設備運行的復雜性,因而存在著發生油氣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的潛在風險。本項目通過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精心設計和施工,并制定完善的應急計劃等,把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四、環境影響初步評價結論
烏石17-2油田群開發項目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符合《全國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廣東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總體開發方案中較為充分地考慮了該油田群開發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從工藝設計和施工方案上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環境保護措施以及節能減排措施;本項目的生產工藝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海上主體工程海域的海水、沉積物和生物環境質量現狀較好,評價范圍之內的敏感目標主要是廣東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州海草縣級自然保護區、廣東雷州烏石國家級海洋公園、烏石人工魚礁重要漁業海域限制類紅線區等。在建設過程中主要污染物是鉆完井作業產生的鉆屑、鉆井液和海管/電纜鋪設產生的懸浮沙,近岸段海管/電纜炸礁產生的沖擊波,其對環境的影響屬于短期性、一次性、可恢復性影響。生產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主要污染物為含油生產水,經處理達標后回注地層。其它污染物排放量相對較小,擬采取的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措施得當,污染物排放后對周圍環境(水質、底質及生態)的影響范圍和程度較小。
烏石終端陸岸工程符合當前國家產業政策、城市總體規劃及環境功能區劃,清潔生產水平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污染防治的環保措施完善、切實可行,可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符合排污總量控制要求,對環境影響較小。
工程的建設和生產對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會產生一定影響和損害,需要采取有效的保護或補償措施。擬建工程存在一定的溢油風險,需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安全保護措施和切實有效的溢油應急防范對策措施。
評價認為,只要不發生油氣泄漏事故,本項目對周邊的環境影響程度將是可以接受的。在建設單位切實落實了各項污染防治對策措施、生態保護對策措施,切實落實風險事故應急對策措施和應急預案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工程建設可行。
五、公眾查閱環評報告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烏石17-2油田群開發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縮本可在中國海洋在線網站(http://www.oceanol.com)上查閱,查閱時間為2018年10月19日-2018年11月1日。
六、征求意見事項及方式
1.建設單位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聯系人:王信才
聯系電話:0759-3912769 傳真:0759-3901908
通訊地址: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22號信箱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郵編:524057
電子郵箱:wangxc1@cnooc.com.cn
2.環評單位和聯系方式
評價機構:中海油研究總院
聯系人:郭靜
聯系電話:010-84523572 傳真:010-64663785
通訊地址:朝陽區太陽宮南街6號中海油大廈,郵編:100028
電子郵箱:guojing@cnooc.com.cn
3.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為聽取社會各界對項目有關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特將有關情況公示。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如下:
(1) 對于本項目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2) 對本項目環境保護措施的合理化建議;
(3) 其他一些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想法和建議。
4 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本次征求意見日期為本公示發布起10個工作日內,公眾可采取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發送信函等方式,發表對工程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應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進行跟蹤回訪。
在該項目環評報告書編制過程中和報告基本編制完成,報送審批前,公眾仍可以通過網站提交、向指定地址發送電話、傳真、寫信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將在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真實記錄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將公眾的寶貴意見、建議向項目的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政府環保部門反映。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201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