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黑珍珠。
????珍珠,估計很多人或多或少知道它的生長過程,即是從貝里面長出來的。但具體的珍珠誕生,你又了解多少?看到美麗的珍珠,漂亮的珍珠飾品,你有想過其背后的故事嗎?
????日前,記者前往素有“中國珍珠第一村”之稱的雷州市覃斗鎮流沙村,探訪南珠是如何煉成的及其如何重振南珠品牌。
工藝流程
給珍珠螺進行插核。
珍珠成熟后,將珍珠從珍珠螺肉里分離出來。
將珍珠進行浸泡加工。
珍珠打孔。
夜明珍珠。
????南珠的前世今生
????湛江西南部沿海自古以來就是南珠的出產地,南珠以渾圓凝重、晶瑩光潤的優良品質享譽中外,故有“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說。歷代帝王都把雷州的流沙灣視為海水珍珠的主要產地,下詔采珠,并將之列為貢品。
????從上世紀的60年代開始,在雷州、徐聞等地發展人工養殖珍珠,人工培育海水珍珠試驗生產成功,開創了中國人工養殖珍珠的歷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雷州半島流沙灣成為重要的產地。1991年全省產珠6170公斤,其中雷州和徐聞共產珠4477公斤,占72.56%。當年有大小珍珠養殖場572個,養珠戶1292戶,養殖珍珠貝2.8億個,還有孵化育苗場80多家,珍珠主產區為雷州和徐聞,但都基本集中在流沙灣內。因此,“流沙南珠”獲批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養殖的珍珠貝主要是馬氏珍珠貝和白碟貝(育大型珍珠),珍珠貝的育苗技術和大型珍珠培育成功,為中國發展養珠業創造了有利條件,特別是白蝶貝人工培育珍珠技術的成功,榮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隨著人工養殖珍珠的發展,南珠按流水線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使得珍珠飛入尋常百姓家,并且走向全國全世界。其制作工藝被列入湛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
????千磨萬練始成珠
????位于流沙村的湛江尊鼎珍珠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管理+技術的模式,全力打造流沙珍珠孵化養殖加工一體化產業基地。從馬氏珠母貝貝苗孵化開始、到貝苗養殖、母貝殖核、母貝取珠及珍珠加工的各個環節,在這里都能見到。
????在流沙村的孵化池中,人們做成一排排的吊片懸浮在海水中,像是人工漁礁,讓珍珠貝幼苗附在上面生長。大約80天后,珍珠貝幼苗又被送到大海在吊籠里養殖,一年半后進行人工植核。
????本來天然珍珠生成純屬偶然,因為海里的小沙粒等意外竄入,受到刺激的貝類分泌出珍珠質,把“入侵”者包圍起來,經過長年累月的孕育,層層包裹便形成了珍珠。因而天然珍珠異常珍貴,人們一直琢磨著人力控制珍珠的生產過程:在珍珠貝柔軟的體內植入珍珠核,核有塑料的、也有石子的,而當地人多用貝殼磨的圓粒,把它植入珍珠貝兩腹,左右各一。不過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倘若植入的位置稍有偏差,貝就會死,要不就是珍珠貝又吐出核,所以這需要高超的手藝。
????流沙老一輩“南珠人”李春光介紹,植核后再把珍珠貝放入海中,珍珠每天周而復始都忍受珠核帶來的痛苦,并向囊內分泌珍珠質,直到珍珠形成,融成身體的一部分,美麗也就此而誕生。
????記者采訪當天,正處于春季植核珠期,車間工人各司其職,切片、貼片、插核……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勞動景象。“珠核是珍珠的核心,一般采用河蚌貝為原材料,磨成圓形。插核是一個技術量很高的工作,一般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熟練操作。一個熟練的技術工人一天能插核六七百個。”李春光說。
????這些珍珠貝被植入珍珠核后,掛在良好海域的木樁上,養殖14個月左右,珍珠便生成變靚了。因為珍珠比較嬌氣,即使風調雨順,成活率一般只是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遇到一些極端天氣,可能會顆粒不收,所以養殖珍珠存在很大的風險。
????當地出產的珍珠有白、灰、藍等顏色,色澤如月光一般淡雅,又如晚霞般多變。在來流沙村前,沒想到珍珠的生成經歷了這般的千磨萬煉。
????傳承中發展工藝
????采到珍珠后,要對珍珠進行一系列加工處理,才能將這些珍珠變成真正的商業珍珠。一般來說,珍珠的加工工藝主要包括預處理、漂白、增白、增光、拋光等流程。
????預處理主要包括分選、打孔和脫水處理等。分選是根據相關的標準對珍珠進行歸類;打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設計加工(如鑲嵌、串珠等);此外,還需要將珍珠內的水分除去,這就是脫水,一般多采用無水乙醇和純甘油進行預處理。
????無暇不成珠,漂白就是將珍珠內不均勻的顏色進行處理。據了解,大部分的養殖珍珠有著或多或少的雜色,只有通過處理,才能去除珍珠內的雜色。
????拋光就是將珍珠的表面進行光澤度的處理,這樣能讓珍珠覆上一層薄薄的蠟質,可以保護珍珠表面免受損傷。其間,拋光速度和拋光料的選擇也決定著拋光的效果和質量。
????記者在珍珠加工廠看到,兩排女工正在把珍珠串起來做成項鏈,這道工序之前,珍珠已經被鉆孔、用化學藥劑浸泡漂洗了3個月,然后光彩熠熠的珠寶被分類,按照大小、形狀、顏色分開,編串成各類首飾。
????李春光介紹,珍珠加工打孔、拋光等環節已經實現機械化,但分類篩選還得人工處理,因為珍珠篩選達30多項,涉及形狀、大小、顏色、逐層厚度等等,機器很難精準識別,傳統的人工識別還是值得信賴。
????重振南珠路在何方
????去年,由湛江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創建的雷州市流沙珍珠孵化養殖加工一體化基地全面投產。在南珠行業效益明顯下滑,養殖戶紛紛選擇逃離的背景下,該基地的投產無疑成為南珠界的重磅新聞。
????該公司總經理何德邊告訴記者,南珠曾有輝煌的過去,本世紀初總產量曾突破30噸,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海產珍珠生產第一大國。但是,近十年來,產業效益明顯下滑,南珠養殖戶紛紛轉行,南珠產量急劇下降,很多養殖戶紛紛選擇逃離。對于這些,涉足珍珠行業十余年的何德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市場供應,2014年他毅然選擇返鄉創業,開啟南珠的復興之路。
????考慮到當地貝種老化的問題,何德邊首先跑到印尼、日本等國引進優良原種馬氏貝,并進行本地培育育種,然后免費提供給養殖戶養殖,目前已經跟91戶養殖戶簽訂合作協議,并拿出一定的扶持資金,用以提高珠農養珠水平和防臺風能力。如今,在何德邊的努力下珍珠的收購價格也實現了三級跳,從2013年的2000多元/斤躍升到現在的8000多元/斤,極大激發了養殖戶的熱情,也帶動了南珠產業的回暖。
????何德邊也坦言,自己選擇返鄉創業,只因一份深厚的“珍珠情懷”,不想讓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流沙南珠湮滅。在他看來,目前階段要重振南珠品牌,最重要的是穩定養珠隊伍和保證珍珠質量。在穩定養珠隊伍方面,需要一些政策性扶持,比如像種糧直補一樣扶持養珠戶、培養新的插核技術人員以及開通珍珠養殖保險等;在保證珍珠質量方面,需要進一步開展環境修復,科學合理規劃布局珍珠養殖區,同時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管理+技術的模式,通過珍珠的統籌供應,層層檢驗嚴把質量關,推動南珠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以優質的產品拓展市場重振南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