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漢與妻子陳美英都熱愛書法藝術。
????今年63歲的譚志漢是廉江市安鋪鎮的文化名人,他工于書法、篆刻、民樂,喜愛收集、撰寫安鋪歷史和民間故事,在安鋪當地小有名氣。譚志漢不僅自己喜愛書法,他的妻子和女兒也對書法情有獨鐘,一家三口常常一起揮毫,切磋書法技藝,書香滿室。譚志漢認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父母所展現出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勤奮好學、自強不息、孝敬長輩的良好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的一生大受裨益。
????熱愛書法藝術
????今年63歲的譚志漢是安鋪鎮小有名氣的文化名人,是安鋪曲藝協會、安鋪書社、安鋪音樂協會的創始人之一,是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受到父親的影響,譚志漢自幼喜愛書法、音樂、歷史和文學,上世紀70年代初高中畢業后,進入安鋪印刷廠工作,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也出于對文化的熱愛,他不斷進修,向名師學習,勤奮練習,讓自己的書法和篆刻技藝有了很大提升。黨的十九大召開后,譚志漢出于對報告的贊賞和對新時代的贊美,花了三天時間,手書10米長卷,摘錄十九大報告內容,作品氣勢磅礴,成為當地一大佳話。作為土生土長的安鋪人,他還熱衷于收集安鋪歷史和民間故事,他經過實地調查和訪問,撰寫了大量內容詳實、引人入勝的安鋪故事。
????譚志漢的妻子陳美英也喜歡潑墨揮毫,猶善隸書。陳美英原是安鋪瓷廠的美工,因為職業關系,平日里也喜歡寫寫畫畫,因此與熱愛藝術的譚志漢情投意合,成婚以后,二人更是常常切磋,互相指點,共同進步。
????培養女兒多樣愛好
????愛好書法的夫妻倆特別注重對女兒譚小羽的教育。在譚小羽6歲時,譚志漢借到北京參加書法會展的機會,攜女上京,參觀書法會展、拜訪名家、游覽古跡,培養起孩子對書法和歷史的興趣。譚小羽從6歲開始習字,從那時起就養成了每天早晨練字一小時的習慣。為了激發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譚志漢還定下了家庭合約:一家三口,凡是書法比賽獲獎了,要相互給予物質獎勵。
????除了書法,譚志漢夫妻倆還積極培養孩子的多種愛好,常常和孩子一起唱歌、下棋、拉二胡。知道女兒喜愛寫作,譚志漢鼓勵她參加由湛江日報社舉辦的第一屆小記者培訓班,還常和孩子一起探討文章該如何寫,什么樣的文章讀者喜歡看,怎么樣挖掘新聞線索等等。在爸爸的鼓勵和指導下,譚小羽是同期學員中發表文章最多的,2000年,11歲的譚小羽還為《湛江小記者》題寫了報頭。
????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多年,譚小羽依然堅持著研習書法,閑暇時還常常與父母一起練字。沒有噪雜聲,一家三口安靜地練字,是譚家獨特的家庭活動,書香充盈了整個家。
????家庭氣氛和諧向上
????譚志漢的家庭氛圍和諧、溫馨,家庭成員精神面貌積極向上,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培養。譚志漢告訴記者,他的老父親也是書法愛好者,精于篆刻,在解放前就曾為安鋪地下黨雕刻印章,解放后,安鋪鎮政府的公章也多出自其手,耳濡目染之下,譚志漢兄妹五人也都愛好書法和音樂,各個都寫得一手好字。他認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和妻子勤練書法、筆耕不斷,女兒也深愛揮毫、常寫文章;他和妻子精心照顧腿腳不便的老母親,女兒也懂得體恤老人、關愛弱者。與孩子共同成長,是譚志漢最大的教育心得,在教育孩子和過程中與孩子共進步,共享和諧、溫馨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