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坎區中山街道文化站改擴建完成,并免費對居民開放。
12日下午,記者在該文化站內看到,阿姨們正隨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附近的街坊、還有一些小孩子都在這里玩得正起勁,而不遠處不少群眾在閱覽室讀書看報,好一幅動靜皆宜的和諧景象。同時,這也是赤坎區眾多老社區因文化建設而重新煥發活力的一個縮影。
多措并舉保障文化惠民
中山街道地處赤坎老城區,下轄文東、三和、向陽、橋興4個社區,面積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5萬。中山街道文化站總活動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室內活動面積500多平方米,室外文化廣場面積約1500平方米。該文化站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2013年8月改擴建,去年底又再次擴建,并添置了一批體育文娛設施。
除了資金、場地、設施之外,赤坎區還為各個文化站配備了專職站長,保障各個文化站的長遠發展。其中,中山街道文化站的專職站長是何春燕。2013年初,大學畢業不久的她來到該文化站工作,一干就是5年。
據介紹,赤坎區全區共建有8個文化站和38間文化室,并實行對社區居民免費開放。
此外,赤坎區還加強落實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和對外免費開放工作,赤坎區圖書館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區文化館開展了繪畫、書法等公益展覽,開設了聲樂、舞蹈等培訓課程,舉辦了法制、科普等教育講座及“歡樂社區”周末廣場文化等主題活動。
特色活動深受居民喜愛
剛退休的全大伯對記者說,這個文化站搞得不錯,人很多,活動也不少。年紀大點的,可以下棋讀報,喜歡運動的,可以打乒乓球,鐘情藝術的,還可以跳舞、唱歌。總之,在這里每個人都能各取所需。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文化站內設有電子及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培訓室、舞蹈排練室、棋牌娛樂室等場地,能最大限度滿足社區群眾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并且,中山街道以“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為宗旨,在抓好免費開放的同時,充分結合節假日,組織轄區群眾開展文化活動。
目前,該文化站組織成立了曲藝隊、民族舞蹈隊、交誼舞蹈隊、合唱隊、棋藝隊等文體隊伍。其中,2016年該站選送的粵劇獨唱《打神》獲得湛江市第二屆“紫荊花獎”戲劇曲藝大賽金獎,去年,該站參加赤坎區第三屆私伙局大賽中獲得金獎。
此外,該文化站還開展特色活動,如定期開展道德講堂、家風家訓、讀書月等活動,深受群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