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主辦,平安產險承辦的“巨災風險防范與保障研討會”在云南昆明召開。會上平安產險業內率先發布地震指數保險風險評估模型和地震指數保險產品,助力完善巨災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從保險領域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的轉變,用保險科技助力巨災風險防控,服務實體經濟。
地震指數保險風險評估模型是由平安產險與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共同開發,是國內首個由直保公司開發的巨災指數保險模型。平安產險風險研究與防控部總經理袁勇民介紹,地震指數保險風險模型可通過模擬一平方公里(長、寬各一公里)的單元地塊發生各個級別概率的破壞性地震等級,計算相應的地震加速度,并根據建筑高度、面積、結構等信息,估算出不同的單元地塊上建筑的損失程度和損失金額,建立起地震損失、概率和地震影響烈度之間的對應關系。利用這套模型,不僅可以指導保險公司開發新的地震指數保險產品,還可以為城市地震減災規劃提出建議。同時,地震風險評估的結果也可以讓政府震后救援力量的快速部署和應急處置方案更加有的放矢,指導相關部門震后快速應對,減少人員傷亡損失。
近年,平安產險承保全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云南大理州農房地震保險等地震巨災保險項目,為無法避免且危害嚴重的地震災難引起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給予切實保障的風險分散制度,并在應對巨災風險方面開展深入探索。袁勇民表示,平安產險獨有的鷹眼(DRS)風控系統集成了公元前800年至今的地震數據,災害數據總量已經超140億,通過建模可評估中國大陸境內11.8億個物理空間單元的地震、臺風、暴雨等9種自然災害風險,可提供氣象災害預警和災害預防指引,已在近三年幫助客戶減少了近6億元損失;未來平安產險還將提供基于城市應急管理平臺、城市地震風險評估、城市地震減災規劃咨詢、基于地震指數模型的災情快速估算、安全社區建設支持、應急救援培訓等多項巨災創新服務,支撐從城市到社區的各級防災、減災、救災的需求。
研討會上,國家減災委員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及云南保監局等政府及行業相關領導與各方專家圍繞近年來中國巨災風險防范的趨勢、巨災風險管理理念革新及應急救援人員保障等議題展開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全體與會專家對平安產險在地震風險防范與保障方面積極開展的創新工作、服務精神及專業服務能力表示肯定和贊賞,并希望平安產險能發揮行業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保險公司更好地發揮災前預防和災后補償中的積極作用。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據聯合國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世紀全世界54次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中,就有8次發生在中國。作為一家有責任感、有溫度的保險公司,平安產險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設計巨災風險防范與保障方案,并不斷優化,同時還積極努力從保險領域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更好地服務政府和民生,承擔社會責任。
平安產險總經理助理徐霆表示,平安產險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積極運用新科技和大數據,探索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多措并舉為實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完)
關于中國平安作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中國平安(全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建成國際領先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為方向,目前已發展成為融保險、銀行、投資等業務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截至2017年6月30日,個人客戶數達到1.43億。截至2017年6月末,集團總資產達人民幣約5.99萬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為人民幣4,257.80億元。從保費收入來衡量,平安壽險為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平安產險為中國第二大產險公司,平安養老險為中國第一大養老保險公司,旗下平安銀行為國內首家股份制銀行,包括信托、證券、資產管理等在內的投資業務也是中國平安重要的業務支柱。此外,中國平安積極開拓包括陸金所、好醫生、平安好房、壹錢包、金融壹賬通等在內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并在規模與用戶數方面顯著增長。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互聯網用戶規模達4.03億。
中國平安在《福布斯》最新一期“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中名列第16位;在美國《財富》雜志“全球領先企業500強”中名列第39位;除此之外,在英國WPP集團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中名列第61位。更多訊息,歡迎登陸中國平安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pingan/,http://t.qq.com/pingan或平安公司官網www.pingan.cn查詢。
平安集團新聞聯絡人: 劉玉洲: Email: LIUYUZHOU678@pingan.com.cn Fax: 0755-23951197 電話:4008866338-625210 手機:18128826610
平安集團網絡聯絡人:高巍華: Email:GAOWEIHUA977@ping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