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掃山》截圖。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奠祖先、緬懷先賢的日子。繼微電影《年初二》之后,殷孝文、陳國華和歡子的團隊在清明節前再出新作《掃山》。《掃山》4月2日上傳到各大平臺,截至清明節(4月4日)當天,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已達38.5萬次;被湛江本地多個微信公眾號轉載,閱讀量也有4萬多次;同時,該微電影在微信上也受到廣大網友的轉載、分享。這部約13分鐘的微電影在清明期間的3天內,全網點擊量已超過40萬。
????故事情節令人嘆惜
????微電影《掃山》主人公利伯有3子1女,3個兒子因工作忙,無暇回家祭拜祖先,女兒因是外嫁女的緣故,其回家祭拜祖先的要求被拒。最終,利伯只能一人包辦祭奠祖先事宜。聽到街坊鄰居的閑言閑語,利伯無法掩飾心中的苦悶。
????導演殷孝文說,《掃山》的創作靈感源于現實生活。“影片中的故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實地存在,令人嘆惜。不回家總有不回家的百般理由,有些理由縱然萬般正當,但父輩的落寞并不會因此減輕,他們在空曠的院子里,等待的還是那一聲:‘爸,我回來了……’”
????殷孝文特別強調這出微電影的創作原意:“我想通過呈現一種最貼近生活的現實,讓人們既能理解父輩對傳統習俗的堅守,也多少能理解兒女輩的無奈。”
????殷孝文坦言,曾經對清明這個題材感到猶豫,“利伯”這個角色敲定的過程尤為曲折。在遭到兩三次拒絕后,最終陳國華一位朋友的父親同意出演,其他演員后來也陸續到位。“利伯”演出者對劇中父親角色的把握很到位,將父親的落寞準確地表現出來。
????本土題材作品獲好評
????有網友稱看了《掃山》后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勾起了自己對父親的回憶,一位網友評論道:“看到視頻,想起我剛離世的父親……作為女兒的我,清明時節也不能回家祭拜,回家的路越來越艱難了!”網友“多芬”評論:“我大湛江人才輩出,這個電影太有教育意義了。”另外有網友表示,“在現代浮躁的社會中,其實節日才是我們回家的借口,常回家看看,看那白了頭發的爸媽,看那舊時的故里,看那久違的家鄉情……”看到網友和粉絲的反饋,殷孝文倍感欣慰:“感覺我們多多少少做了點事情。”
????據了解,他們的團隊以后還會致力于創作類似《掃山》這類題材的作品。“我們一直都想拍攝關于湛江本土的題材和故事,用我們的方言演繹,反映傳統與現實的沖突,從而引發人們的深思。”殷孝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