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報 記者陳紀臻 馮斐 郭丹 通訊員柯則 吳秋婉 周海威 29日上午,我市司法機關首次將庭審現場搬進高校校園。開發區檢察院檢察長陳靖宇以公訴人的身份出庭支持公訴黃某仁等7人聚眾斗毆案,該案在廣東海洋大學現場開庭審理,400多名師生旁聽庭審現場。
據了解,2015年8月初,人在外地的梁某俊(在逃)因女友與招某耀發生糾紛。原本只是情感糾紛,咽不下這口氣的他,通過QQ群發布信息找朋友幫忙教訓招某耀。隨后,其朋友黃某仁通過他人聯系上招某耀,決定為朋友“出氣”。見面時,雙方均糾集同伙前往,發生爭執并斗毆,破壞社會治安管制秩序,并造成1人輕微傷的后果,其行為觸犯了《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的規定,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法庭上,公訴人就起訴書指控黃某仁等7名被告人涉嫌聚眾斗毆罪的犯罪事實依法出示證據。在發表公訴意見時,公訴人以案釋法、以理明義,既用事實和證據一一闡明被告人所犯的罪行,對法律條文予以釋義。
公訴人通過分析本案的犯罪根源,勸勉青少年應該心存對國家法律的敬畏之心,在朋友圈、QQ群中除了有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感情,更應該有“法律理念”伴隨始終,自覺摒棄“朋友有難、拔刀相助”等與法治精神不合時宜的傳統陋習。公訴人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對部分被告人自首、立功或在校等具體情節提出從輕、減輕的量刑建議。
經過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后陳述等法定程序后,合議庭認為本案事實清楚,采納公訴機關的指控意見和量刑建議,依法對7名被告人犯聚眾斗毆罪,分別判處2年6個月至1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均適用緩刑。 面對莊嚴的法庭,7名被告人均當庭認罪,“自己法律意識太淡薄”,“我很后悔”,他們都表達了悔恨之意。為哥們義氣而組織同伴一同“出氣”的黃某仁現身說法,認為自己“一時逞強,希望大家以我為鑒,珍惜青春,珍惜生命。”
開發區檢察院聯合法院開展校園公開審判,是對旁聽師生、群眾最直接、最正面的普法教育,是檢察機關開展“法治進校園”工作的深度延伸,樹立了檢察機關既依法指控犯罪、又面向社會開展法治教育的良好形象,幫助預防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在法治的呵護下揮灑美好人生。 “以前我們開展過很多次模擬法庭,但真正置身于法庭之中還是第一次,既切身感受到了法庭的莊嚴、法律的嚴肅和法官的嚴謹,又能結合所學知識,邊旁聽邊思考,收益很多,感觸很深。”休庭后,廣東海洋大學法學院大二學生曾華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