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檔案館供圖
????近日,筆者在市檔案館偶然發現一張歷史照片,雖稍有破損,卻不減其歷史價值,修復后更可用“驚艷”來形容。因為在這張照片中,不僅有陳學談陳學森兄弟、賴澤、梁日新等廣州灣著名人物,而且有西營圣若瑟孤兒院的兩位修女和維多爾天主教堂和為貴神父等教會人物,更有數位身穿制服的法國官員及其眷屬。三方人物出現在同一張照片中,可以說是目前少見。
????攝于何時?檔案資料并不能提供更多信息。這張照片被發現時夾在國民黨中尉彭榮泉的材料內,與前后文件并無聯系,或是他通過某種途徑得來的藏品。我們只能從照片本身進行分析:1941年5月寸金橋公共醫院開業,醫院董事監事和職工留下了一張合影,陳學談和賴澤均在照片中,與這張照片面容相近。再結合梁日新之子梁愛棠和梁華棣對其父容貌的回憶,我們大致推測這張照片攝于1940年左右。
????攝于何地?根據相中人的身份和職業,他們出現在同一場合,最大可能是與慈善事業有關。1937年11月11日,陳學談、陳學森兄弟等建立赤坎育嬰堂,以收容和撫養被棄嬰童。赤坎育嬰堂與法國女修會開辦的圣若瑟孤兒院分別獨立運作,赤坎育嬰堂由中國修女管理,雙方有業務聯系。照片中的建筑嶄新,很可能就是著名建筑商梁日新承建的赤坎育嬰堂。而幾位人物佩戴胸花,說明此為重要慶典場合。若這是公共建筑,法國官員到訪當然順理成章。站在法國修女和陳學森之間的法國官員,或是廣州灣總公使Le Prevost(1937-1941年在任)。
????現居加拿大的陳學森之女陳玉明女士回憶,小時候她曾隨母親友人到赤坎育嬰堂探訪,見到建筑基石刻有父親捐款的事跡。而現年90歲的陳翼老先生也認出,這座建筑就是赤坎育嬰堂。綜上所述,我們初步推測照片是在赤坎育嬰堂前拍攝。
????陳學談經商發家,曾任赤坎公局長等要職,是當之無愧的廣州灣實權人物。胞弟陳學森也在商業上有相當成就,且熱心公益,是培才學校的主要創辦人。陳氏兄弟兩人身穿傳統的長衫布鞋,與建筑商梁日新和富商賴澤等華人的西裝革履、法國官員的制服和神職人員的宗教服飾形成有趣對比。學界一種觀點認為,積極開辦慈善事業是近代不平等條約地區(殖民地、租借地、租界等)華商充實社會影響力,介入公共事務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廣州灣,陳氏兄弟和多位富商在辦學、收養孤兒和賑災救濟等慈善事業頗有作為的同時,也不斷提升他們在租借地內外的實力。
????目前存世的廣州灣老照片不多,這張合影可謂是廣州灣慈善事業的重要見證和名流交際的縮影,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由于資料有限,本文僅能對拍攝時間和場所做簡單推測和分析,其所包含的豐富歷史信息,還有待有心人的深入發掘和研究。
????(作者為廣州灣歷史研究資訊公眾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