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盎然的湛江街頭。

大清早,市民在公園里打太極。
根據省政府《印發幸福廣東指標體系的通知》精神,廣東省統計局開展了建設幸福廣東評價工作。今年2月中旬,省統計局公布了2010年及相關年份建設幸福廣東水平指數、發展指數和綜合指數。
考慮到地區的差異性,省統計局分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兩個地區進行評價。其中,在珠三角地區9市里,廣州市以84.32分位列2010年綜合指數第一位,東莞、珠海、深圳、佛山、中山、惠州、江門、肇慶分列第2至9位;在粵東西北地區,梅州市以81.33分位居第一,云浮、湛江、韶關、汕頭、陽江、潮州、揭陽、汕尾、河源、清遠、茂名分列第2至12位。
指數幸福 湛江提高4.66% 升幅較大
廣東省統計局開展的測算結果顯示,廣東各市建設幸福廣東的水平不斷提高,發展進程加快,區域、領域差距縮小,各方面均取得可喜進展。
其中,建設幸福廣東綜合指數呈上升趨勢,各市幸福廣東建設工作明顯進步。從綜合指數看,粵東西北地區從2009年的76.46提高到2010年的79.19,提高2.73個百分點。梅州、汕尾、陽江、湛江、潮州位次上升1-4位。
建設幸福廣東水平指數也逐步提高。從水平指數看,粵東西北地區從2009年的68.78提高到2010年的71.99,提高3.21個百分點。其中,粵東西北地區的梅州和湛江升幅較大,分別從2009年的69.53和69.57提高到2010年的74.43和74.23,提高4.90和4.66個百分點。
全省21個市的綜合指數與地區人均GDP從高到低排序,結果顯示,綜合指數與地區人均GDP存在較強程度的相關性,即人均GDP位于前列的地級市,其綜合指數相對靠前。與粵東西北地區相比,珠三角地區綜合指數與人均GDP相關性更高,表明珠三角地區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時,更加注重民生與社會發展。相反,粵東西北地區中的梅州、云浮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能用好省財政轉移資金來發展社會民生事業,其綜合指數比人均GDP排序大大靠前。
聊聊幸福 生活簡單悠閑 有歸屬感
“湛江生活壓力不大,生活節奏比較慢,是個很悠閑、很適合居住的城市。”
在霞山一家大醫院工作的李先生很滿足地說,他在湛江生活、工作將近20年了,這里的生活環境很好,污染較少。和其他大城市相比,在湛江還能看到藍天碧水,呼吸到新鮮空氣,感受和煦的海風,他認為這樣就已經很幸福了。
在湛江土生土長,出去念書畢業后不久,又回到家鄉工作的徐小姐,現在在赤坎一所中學當老師,“我的那些大學同學,不少人都在珠三角地區發展。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湛江。一開始的時候,我也在廣州一家企業干過,后來覺得這種生活方式不適合我,還是跑回來了?!?/p>
“雖然在湛江的工資,沒有珠三角地區的高,但是我不喜歡那種整天被工作壓力弄得喘不過氣,出門擠公交、地鐵有時候從頭站到尾沒位置坐的浮躁感覺。能陪在家人身邊,每天下班了能回到家和爸爸、媽媽聊聊天……我就喜歡這種簡單、令人有歸屬感的幸福?!?/p>
“‘幸福’是一種感覺,但同樣離不開物質基礎。”湛江師范學院張西京教授說,湛江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空氣很好,發展還有空間,但發展速度還是有點慢。而且,軟環境即人文環境相對還不是很好,無論是市民,還是企業、單位,很多都缺乏一股子闖勁。政府應該把建設幸福湛江作為一個專門的課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比如在控制物價,以及發展和改善教育、醫療、環境衛生條件等民生方面有切實的行動,讓市民真正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
拍磚幸福 “被幸?!?怎能讓人信服?
省統計局的數據出來以后,在湛江本土論壇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不少人對數據“冷眼旁觀”,并不感冒;更多網友則表示,湛江人要“幸?!钡糜械讱?,建設“幸福湛江”還任重而道遠……
■湛江不少困難企業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不少群眾還是剛解決溫飽問題,建設幸福湛江任重而道遠!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這就是湛江,一個美麗而又幸福的地方。
■完全“被幸福”了,你也不去看看下面那些很窮的農村,難道幸福指數只統計城區嗎?真扯淡!
■這個排名是怎么來的?一個治安不好、收入低、物價高、就業機會少的城市哪有幸??裳??
■湛江雖然窮一點,但如果房價沒那么離譜,還是比較幸福的。但是經歷高房價之后,哪里還有什么幸??裳?,簡直痛苦!
■我的孩子沒錢讀大學,沒有幸福感。
■只有把“腐敗”與“黑惡”打壓下去,才有正氣可言,幸福感才能提升上來。
■大家別激動,先看看清楚——這次是和粵東西北地區其他城市比,湛江排到第三位,這還是比較客觀的。
■湛江發展勢頭不錯,再過幾年,隨著經濟越發好起來,相信湛江人會更幸福。
■湛江氣候、飲食、生態環境等都很不錯,現在只是暫時經濟相對弱一點,是支大“潛力股”,我看好湛江!
建言幸福 加大民生投入 需要更多努力
由中共湛江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科技局、市社科聯等共同舉辦的湛江博士論壇上,100多名博士聚首“齊撐”湛江,圍繞如何“做大做優經濟‘蛋糕’,合力建設‘幸福湛江’”積極建言獻策。
許進博士等人認為,在加大民生投入、建設“幸福湛江”方面,湛江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居民收入水平低
我市近年來雖然經濟發展較快,但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位還沒有根本改變。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4.4%;農民人均純收入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8.6%。從反映居民生活質量的恩格爾系數來看,2010年,我市城鎮、農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44.3%和50.9%,其中,城鎮比全國、全省分別高出9.3和9個百分點,農村分別高出8.9和1.2個百分點,說明我市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用于食品等基本生活開支的比例大,其他消費支出則相應減少,影響生活水平和質量提高。
●社會保障水平低
社會保險制度不夠健全,尚有部分職工未能做到應保盡保。低保覆蓋面窄,低保標準和補差標準不高。五保供養標準明顯偏低,在全省地級市排名靠后。
●就業難
全市尚有不少“4050”人員沒有再就業,同時部分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城鎮殘疾人就業問題也較為突出。全市農村富余勞動力達113.5萬人,可供輸出的勞動力僅51.5萬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受過技能培訓不足20%,整體素質低,轉移就業難度大。
●上學難
基礎教育發展不夠充分,學位供給嚴重不足,報讀優質學校難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是高中教育總體規模偏?。欢浅擎偞蟀囝~現象突出;三是優質學位比例偏低,供求矛盾突出。尤其省一級普通高中學位緊缺,致使部分未能達到國家任務生分數線的學生要交幾千元至2萬元不等的擇校費;四是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亟待改善。
●看病難
城鄉基層醫療服務設施不配套,服務水平不高,群眾反映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存在。一是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公益服務功能難以發揮。二是平價醫院服務能力不足。三是鄉鎮衛生院基礎薄弱,還無法實現農民“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的目標。
●住房難
據湛江市房地產交易所的數據,2008年市區房屋均價是3680元, 2009年10月湛江市區房價躍過5000元/平方米,2011年2月房均價為6825元/平方米,而同期湛江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不足2000元。等于一個月收入2000元的職工,“35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同時,低收入家庭普遍存在住房困難問題,在市區,2010年提出申請要求政府解決住房困難的低收入家庭約6000戶。在農村,貧困戶危房更是數量大,面積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