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錯落的漁排在麻斜的海面鋪撒開來,渡輪穿行其間。本報記者 丁星星攝

阿婆在喂魚的間隙說起漁排養殖的種種。本報記者 丁星星攝
整治點:湛江港務油碼頭、寶滿工業園到調羅一帶海域,從湛江港的入口到加隆碼頭的主航道
整治對象:普通網箱、深水網箱、浮筏式貝排、棚架式貝排等各種養殖捕撈設施
核心提示
本報12月9日《空中巡查執法擬清除航道障礙》,報道了湛江港務油碼頭、寶滿工業園到調羅一帶海域,從湛江港的入口到加隆碼頭的主航道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普通網箱、深水網箱、浮筏式貝排、棚架式貝排等各種養殖捕撈設施,商船如鯽的湛江港灣面臨“塞船”。
日前,記者又從陸、海兩路對我市部分海域養殖業情況展開實地調查。據有關部門的摸底,要恢復湛江港灣的順暢通航,須對2.7萬個網箱,近兩萬畝插樁養蠔灘涂進行整治。
目擊·陸路
蠔樁密如“紅樹林”
12月17日早上,天灰蒙蒙,記者一行來到海灣大橋,從橋上往下看,海面視線并不清晰,隱隱可看到一個個或方或長的魚排架,整齊地排列在近岸的海面上。當車輛繼續前進時,海面上可見的魚排也越來越多,像馬賽克一樣鑲在碧綠的海面。除了魚排,還有一個個插成方形的木樁陣,據說是用來養蠔的。此外,還有一些方型的棚架,東一個西一個地零散分布插樁養蠔的旁邊。
隨后,記者又來到遂溪石門大橋,此時海面的霧氣已經消散了一半,視線豁然開闊。石門大橋近岸有大片大片的灘涂,灘涂外延插了一排排木樁,木樁上橫排架滿了木條,木條上面吊有蠔繩,上面結滿了厚厚的青苔,整排木樁沿著灘涂從石門大橋一路延伸至對面的高速公路大橋,煞是壯觀。從大橋上往下看,養蠔的木樁密密麻麻,放眼望去,如同一片在海面上剛露頂的小型“紅樹林”。成列的蠔樁緊貼著紅色的航標一路延伸,望不到盡頭。
查問·水路
網箱無證亂設置
同日下午,記者一行乘船來到麻斜海面網箱養殖片區,近距離與部分養殖戶進行交流。一名養殖戶告訴記者,他們在這里養魚已經有十余年了,最近獲悉市政府要清理部分海域航道的消息,已經不再新養魚了。當記者問及這里的網箱養殖會不會阻塞航道時,該養殖戶笑著擺擺手:“怎么可能會阻塞航道?”他用手指著前方的一片寬闊的海域,“前面才是航道,我們這里是近岸養殖,不會發展到占用航道。”
記者乘船視察了海灣大橋下的網箱養殖片區,這里的網箱養殖業距離最近的航標還有一段距離。當記者向一名養殖戶詢問網箱養殖需要什么手續及證件時,該養殖戶搖搖頭,“不需要什么證件,在這里搭個魚排就可以的了。”一對養殖老夫婦同樣表示,網箱養殖無需辦理任何手續,只要足夠的資金及海面空間即可。老婆婆告訴記者,政府要求清理海域航道,并對養殖戶給予一定補償金,為減少損失,目前,她已不再投放魚苗。
現狀·憂慮
占海有擴大跡象
據有關部門統計,整個湛江港灣礙航設施涉及面積約為218.7平方公里,涉及375公里岸線。
據悉,海上養殖必須嚴格按照省及市的海洋功能區劃,并依法取得養殖證或海域使用證,方可作業。據統計,目前我市港灣養殖戶絕大部分為無證養殖,養殖無度無序現象嚴重,并有擴大跡象。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一方面,受歷史原因影響,特呈島、石門大橋、金沙灣、海灣大橋等海域群眾大部分為無證養殖,“見縫插針”地建設漁業設施,導致海域上的網箱養殖、蠔排等礙航設施分布得密密麻麻,無序養殖現象嚴重。另一方面,現行法律法規仍不夠完善,無法對無證養殖并做出相關的處罰,執法人員僅能對養殖戶采取勸說,再通過拆除方式來減少礙航設施對航道、錨地的影響。檢查清除行動后,養殖戶又回“巢”建設,出現“死灰復燃”現象。
應對·整治
根治港灣“腸梗塞”
礙航設施不僅嚴重影響了及船舶通航、防風避風安全,也妨礙了涉海的重大項目建設。
據悉,湛江市政府也一直在探討應對湛江港灣“腸梗塞”的“療法”,一些“重癥”區尤引起重視:以加隆碼頭與坡頭區麻俸村連線為界、東面中部以坡頭區渡仔村和南三島調安村碼頭連線為界、東南面(湛江港入口)以西前燈塔與崩塘村連線為界、西南面以東海大堤為界及沿岸所圍成的湛江港灣水域,網箱、浮排、各種圍攔網具、海上餐廳等占海、阻塞航道現象,在有關監管部門的航拍錄像上,尤為突出。
據有關部門的摸底,要恢復湛江港灣的順暢通航,須對2.7萬個網箱,近兩萬畝插樁養蠔灘涂進行整治。
盡管此項整治工作極為龐大繁瑣,但事關湛江地緣經濟的“金漆招牌”——湛江港,以及湛江的重點項目建設需要,有關部門表示,從湛江經濟發展大局看,事態已迫在眉睫,必須用更大的決心及更具智慧的措施,在短時間內,根治港灣“腸梗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