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市對亂丟吐行為進行勸導教育的第一天,記者跟隨由城管、公安、環衛、建設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檢查時發現,市區赤坎、霞山等地的亂丟吐行為已有所好轉,但亂擺賣以及部分市場周邊環境衛生問題依然突出。
直擊亂丟吐行為
在前段時間的宣傳發動下,港城市民愛護環境的意識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邋遢蟲”被逮個正著。
場景一:豆漿杯直扔地上,年輕媽媽后來認了錯
早上8點30分,在霞山區步行街的休閑椅上,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餐。忽然,豆漿杯掉落在地上,豆漿撒了一地。但這位年輕媽媽,并未在小孩面前當好榜樣,沒將豆漿杯撿起扔入垃圾箱,就打算起身離開。
“小朋友,隨地亂丟垃圾是不對的!”一位執法人員一邊撿起地上的豆漿杯,一邊親切地說。
小朋友睜著大眼睛,看了看身邊的媽媽,又看了看執法人員。而年輕媽媽只是默默地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迷茫,還有點不好意思。
“小朋友,垃圾是要扔進垃圾桶的,還有,今天不處罰,但從11月6日開始,亂丟垃圾是要處罰的!”執法人員對小朋友耐心地講解,又對年輕媽媽進行勸說教育。
最后,年輕媽媽承認了錯誤,表示以后不會再亂丟垃圾。
場景二:亂丟桔子皮,反怨垃圾箱太少
上午11時許,在赤坎南橋河旁,一位抱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坐在旁邊的石凳上,悠閑地吃著桔子。沒想到的是,這名婦女沒有將桔子皮丟入垃圾桶,而是直接扔在地上。執法人員馬上拍照取證,并進行教育勸導。但這名婦女不僅不接受教育,反而埋怨執法人員多管閑事,態度極其惡劣。
后來,在執法人員的耐心勸導下,這名婦女勉強承認了錯誤,但狡辯稱,亂丟垃圾是因為沒找到垃圾箱。但記者環視周邊看到,在不到5米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垃圾箱。執法人員表示,目前處于勸導教育期,暫不罰款,但經勸導教育后,對重犯者即按規定予以處罰。
亂擺賣仍是“老大難”
在昨日檢查中,記者發現,亂擺賣依然是影響城市環境衛生的“老大難”。
在赤坎北橋市場和寸金市場,記者看到,賣菜的攤販幾乎占據了整個人行道,污水流了一地,路人無不繞行。
有的蔬菜攤販將爛菜葉、塑料袋直接丟在路上,影響了城市環境衛生。對于這些亂擺賣的攤販,執法人員上前發放了宣傳單,并告誡他們要注意清潔衛生,不準亂擺賣,經勸導教育后,對重犯者將按規定予以處罰。
此外,在赤坎創業路、開心廣場路段,記者也發現,不少商家把貨品堆放在人行道上,有的商鋪門前垃圾未及時清理,塑料袋和廢紙遍地都是。在執法人員的勸說教育后,商家們都表示將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規定,及時清理垃圾,把貨品擺入商鋪中。
創衛號角已吹響
目前,我市已吹響創衛的號角,而對亂丟吐行為進行處罰,是保證我市環境為衛生的一個重要舉措。記者了解到,赤坎、霞山、坡頭、麻章和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均已行動起來,嚴管亂丟吐行為,提高市民環境衛生意識。
霞山區于10月31日召開創衛工作宣傳勸導階段部署大會,部署了1至5日的工作。將全區分成12個片區,由執法局牽頭,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帶領12支隊伍(由執法、環衛、街道等干部組成)對12個片區開展創衛宣傳勸導。工作時間段為上午7:30-8:30,10:30—12:00,1至5日都是如此。各網格里的工作人員自行組織對網格內的檔口門前三包責任制進行提醒,保證門前三包落實到位。霞山區印發20多萬份創衛工作宣傳單,都已發給了市民。各街道制作宣傳標語在轄區內懸掛。
赤坎區對市容衛生違章行為進行小額罰款實施方案也已出臺,其中集中執法階段為11月1日至30日,各街道辦將在重點路段、重點部位設立至少兩個執法點,重點抓衛生示范街門前“三包”試點。而全面執法階段為12月1日至31日,全面展開城區對市容衛生違章行為進行小額罰款,以抓亂丟亂扔亂吐等不良衛生行為為切入點,規范攤點經營秩序;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建筑垃圾管理,建立“全城區覆蓋、無縫隙管理、全方位監督”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