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廉江廉城謝姨看到自家房子后面草叢里蜷縮著一只白色的小動物,一開始以為是只小兔子,但走近一看,卻是一只剛死不久的大白貓。謝姨認得,那是這里某戶鄰居家的貓,看樣子是吃了中了毒的死老鼠而“斃命”的。
沒想到,過了十多天之后,謝姨又發現了一只死貓,這回卻是她家自己的、買回才養了兩個月的小貓,因為“誤吃”了小區統一投放的涂了滅鼠藥的月餅誘餌而死。
謝姨困惑了:鼠輩橫行,本用于滅鼠的愛貓卻被鼠藥間接“害死”,這貓到底養還是不養?
煩惱:不養貓不行
據謝姨說,這是她家今年養的第二只貓,也是近三年來養的第五只貓。在農村,由于鼠害對農作物、糧食存儲等破壞甚多,很多人家都得養貓防鼠滅鼠。在謝姨家中,糧倉里儲藏著一千多斤谷,院子里種著蔬菜,還圈養了二十幾只雞鴨。
“如果不養貓,老鼠就會在屋里屋外橫行出沒,偷糧盜食,甚至叼走小雞鴨。”謝姨說,“之前好幾次,小雞苗和小鴨苗就是被老鼠叼走吃了。”
據附近居住的有捕鼠經驗的老人介紹,老鼠這種多疑而又謹慎的動物,不輕易嘗試陌生的、“來路不明”的食物,即使食物對它有巨大的誘惑,它們也只是派出一只小鼠嘗吃。
“所以,采用鼠藥滅鼠的方法,通常一窩老鼠被毒死的最多只有一兩只。但是,被毒死的老鼠由于沒人及時處理,往往會被貓吃了,結果造成貓中毒死亡,有的貓是直接誤食毒鼠誘餌而死亡。這樣,很多居民對是否繼續養貓有了猶豫的態度?!本用耜惒f。
出路:推廣科學滅鼠
那么,還能有比鼠藥更科學的滅鼠方法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養貓和下滅鼠藥之外,居民常用的對付鼠害的方法和器具還有超聲波驅鼠法、強力粘鼠貼、老鼠夾等。但這些方法要么效率低,如老鼠夾和強力粘鼠貼,不能連續捕鼠滅鼠;要么有局限性,如超聲波驅鼠法,只能驅鼠不能滅鼠。
因此,有市民建議,可否考慮將滅鼠工作納入政府工作,政府投入資金,組織大面積統一的科學滅鼠行動,提高滅鼠效果,以從根本上堵塞劇毒鼠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