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坎某大廈潘女士向記者反映,該小區的一部電梯已壞了近半個月,另一部電梯日前也“罷工”,至今尚未恢復運作,惹得居民怨聲載道。居住在16樓的潘女士每次至少耗費十幾分鐘跑樓梯,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幸虧潘女士小區的電梯在故障時既沒有出現墜落,當時也沒有載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電梯是公共服務產品,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群體的生命。自國內發生多起電梯故障事故后,電梯安全成為眾人熱議話題。
抽樣調查
四成市民坐電梯時“心怕怕”
為此,記者隨機抽查了20名市民,其中8名市民表示,以后會盡量少坐或不坐電梯。
“現在,我再也不坐垂直電梯了!”鄒女士說,“不就是爬個樓梯嗎,雖然是辛苦,但總比在電梯里掉下去要好得多,就當作是運動咯。”鄒女士家住九樓,每次她都得花十來分鐘爬樓梯,特別是下班后,又餓又累。盡管如此,鄒女士仍然沒有放棄爬樓梯的念頭,在她看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雖然如此,但仍有許多市民顯得非常淡定。“我坐了十幾年的電梯,從來沒有遇到什么事故。”市民成先生說道,“發生事故的電梯畢竟是少數,因為國家在電梯、扶梯的安全管理方面還算嚴格,總體來說,電梯還是安全的。”
成先生打了個比方,正如不能因為害怕出現交通事故而不坐汽車一樣,因噎廢食要不得,“電梯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有了電梯,人們的生活會更加便利,只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使用單位按照相關規定定期檢查,我們乘坐的電梯還是非常安全的。”
裝梯迅猛
市內已有三千臺電梯
電梯可分為垂直電梯、自動扶梯以及自動人行道三種,其中垂直電梯按用途又分為乘客電梯、病床電梯、觀光電梯、汽車電梯、載貨電梯以及雜物電梯等。上世紀80年代末,我市出現了首部電梯,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市電梯數由2001年的500多臺增至現時的3000多臺,10年間增長了6倍。
隨者城市發展,寸土寸金的地皮讓樓層越建越高,“電梯房”的價格也比一般樓層要貴得多,無論是商場、寫字樓還是生活住宅,電梯成了人們在垂直空間行走的“交通工具”。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市使用的電梯的品牌大多以日立、奧的斯及三菱為主。
記者在市區一間大型商場發現,其垂直電梯、自動扶梯均為奧的斯牌。商場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商場使用的奧的斯牌電梯并非與國內事故電梯同一型號。為了確保場內電梯使用安全,該公司與電梯制造商直屬的維保單位簽訂協議,每半月對電梯進行清潔、潤滑、檢查、調整,更換不符合要求的易損件。目前,場內各電梯使用正常,并無出現異樣,物業管理公司每月按計劃、按要求開展電梯的維修保養,并定期投放一定資金用作電梯維保。
安全隱患
有多少小區電梯定期檢修?
電梯屬特種設備,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并作出記錄。”
有調查顯示,在諸多導致電梯安全隱患的因素中,制造質量占16%,安裝占24%,而保養和使用問題高達60%。按照規定,電梯的使用單位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除了要定期檢驗電梯外,同時還要請有資質的維保單位定期進行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以確保電梯運行安全,且要將年檢相關信息張貼在電梯間內醒目位置……這些規定的初衷可謂良好,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卻形同虛設。
“小區的電梯已經三年沒有維修和保養了,不知道是由于電梯質量太好而不需保養,還是小區根本不當一回事?我寧可相信前者。”我市一家民營職工李洪說道,“前段時間在電視上看到電梯出了安全事故,我心里七上八下,除非是上樓,一般下樓我都是走樓梯。”
“去年一整年,我都沒有見到工作人員對電梯進行保養維護。”69歲的鄒伯道,“小區是不是派人在深夜對電梯進行保養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大白天我是沒見過。”部分市民表示,小區或單位里的電梯只有在出現故障時,才能看到維保人員的身影。
電梯安全
定期維保+正確乘坐
記者走訪時發現,市內存在不少舊老電梯,部分更是已使用長達20多年,不少市民對此類電梯的安全表示擔擾。業內人士表示,行內認定電梯的使用年限一般就在15-20年之間,但這只是行業設計上的一個估算,國家在這方面沒有硬性的規定,使用單位可根據電梯實況確定是否可以使用,若檢測機構經檢測發現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的,檢測機構會提出意見要求使用單位停止使用。
“電梯使用單位不自覺進行電梯報檢,往往是被動式應付管理,維保不到位是我們監督工作中比較棘手的問題之一。當檢查發現需要更換電梯零件時,部分使用單位又不能做到及時更換,這樣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市質監局相關科室負責人分析,“除了使用單位不定期維保造成電梯零件磨損老化失靈外,不少乘客在搭乘電梯時缺乏常識,非正常使用致使事故的發生,如部分乘客乘坐電梯時不加注意,如把重物放在扶手上,可能導致電梯故障停行,還有部分小孩在運行的電梯上肆意跑動,可能會被夾傷手腳等。”
自從今年北京、廣州、東莞、深圳等地相繼出現電梯事故惡性事件后,我市質監局就電梯安全展開了多次監督檢查行動,同時對我市電梯進行全面檢查,包括制動器、超載保護裝置等安全附件,在維保單位全面檢查的基礎上質監部門進行抽查,并開展電梯維保單位的專項整治行動,以保證其維保質量。據悉,近幾年,我市沒有發生一起一般性電梯事故(即滯留人員2小時以上或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總體情況良好。
電梯安全
部分市民須留意正確乘梯
電梯是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市民既是使用者又是駕駛員,正確使用電梯不但關系到電梯的壽命,更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市民乘坐電梯時,要留意腳下情況,小心快速進出電梯,并應盡量離開門口站立,利用轎廂內扶手,站穩扶好。電梯到站停止后如果不開門,可按開門按鈕打開轎廂。不要試圖用手、腳或拐杖、棍、棒等物品阻止轎廂門的關閉電梯。
乘坐扶梯時,請注意要使寬松的服裝離開梯級和側面,不要將手提包或小包放在扶手帶上,不可倚靠扶梯側面裙板,不要用腳踢扶梯蓋板,頭也不要伸出扶梯側面。由于梯級的高度不是為行走而設計的,市民在乘坐時不要在梯級上走動或跑動,以免增加摔倒或跌落扶梯的危險。當扶梯運行到末端時,請注意留神,離開扶梯出口區域時,不要停下交談或四下張望,并主動為后面的乘客讓行。
電梯因停電等原因出現故障,卡在層間時,許多人會感到慌亂無助。正確的做法是,保持冷靜,先按報警按鈕或使用電話,向工作人員求救。如果按鈕失靈,可以拍打電梯門,耐心等待;不要嘗試撬開電梯門,因為停電時,電梯井道里也是一片漆黑,乘客即使撬開門了也無路可走。此時若恰好遇到來電,逃入井道的乘客將會遇到危險。乘客最好保持半蹲姿勢,減少電梯突然啟動或者下降給身體帶來的沖擊力。
此外“緊急停止開關”僅供緊急情況下使用,正常情況下請勿按動。如果電梯滿員,請耐心等待電梯的下一次服務,千萬不要采用擁擠的方法進入電梯轎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