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鉤傳奇】
文化底蘊深厚,既有溫情的歷史傳說,也有現代人排隊搶月之神奇。
●【金字招牌】
師承湛江百年老字號南溪大酒店金鉤月餅制作大師,改良工藝,經典月餅。
●【金色品質】
貨真價實,叉燒餡料來自農家豬,口感咸香,松軟潤滑,風味獨特,量小而精。

月是故鄉明,餅是金華金鉤香!
臨近中秋,月餅唱主角。每每這個時候,不論新老湛江人,還是五湖四海的遠近商賈游客,總會情不自禁惦念起風味獨特的金華金鉤月餅!
記者采訪發現,每到中秋佳節,赤坎世貿后面的金華金鉤餅家都會排起長長的人龍,市民慕名而來,爭相搶購。購買金華金鉤月,似乎已成街坊每天舌尖上的沖動。湛江的金鉤月餅之所以能發揚光大,遠近聞名,正是從這里的金華金鉤月開始的。
一餅難求:凌晨二點排長龍搶購
“金華金鉤月餅口感咸香,松軟潤滑,風味獨特,好!”說起金華金鉤月餅,百姓村李阿婆今年80多歲了,當天的碎事轉身就會丟得一干二凈,然聽聞記者采訪金華金鉤餅業,她驀地變得耳聰目利,思維清晰。
“幾年前,為買一盒金華金鉤月餅過節,不少街坊常常凌晨2點就爬起床,排著隊守候月餅出爐,只有這個時候,才不會有那么多人來搶購?!奔易〕嗫埠F冀志畔铮c金華金鉤近在咫尺的李大伯對記者說:“那個熱鬧喲,剛開始大家還心平氣和守候月餅出爐,后來發現一餅難求,街坊紛紛跑到月餅加工作坊等。月餅甫一蓋完印圖,就伸手去搶,也不用服務員跟進,自己用烤盤裝生餅自行找烘焙師加工去了。當時人多,有時一兩個生月餅被碰跌地下,服務員正想處理,不料街坊早已伸手撿起,輕吹去塵沙后,視若珍饈,送餅去烘烤。”
2004年中秋節前夕,湛江日報黎記者路過當時的海萍村,驚訝于街坊排著長隊搶購金華金鉤月餅那個熱鬧場面,采寫了《月餅大戰后的思考》一文(發表在2004年10月15日《湛江日報》第7版),對金華金鉤餅業用心做月餅,市民排隊搶購表示驚訝和贊賞,并發出了“餅香不怕巷子深”的感嘆。“那個時候,想買盒金華金鉤月餅過節還得靠關系走后門呢!”鐘亞金老板從抽屜中拿出珍藏了10年的報紙對記者無比自豪地說。
記者采訪發現,真材實料、風味獨特是金華金鉤月餅“餅香不怕巷子深”的魅力所在。
金華金鉤月餅使用的餡料,堅持采用農家豬燒制的叉燒,核桃仁也不惜雇請鄰舍使用器械,挾碎核桃,從中精挑最好的果仁,雖然成本會高出好多,但寧缺勿濫,遇上農家豬叉燒緊缺,即使停工,也從不用飼料豬的叉燒做餡。
“金華金鉤月餅選料異常嚴格,傳統手工制作,風味獨特。這一點,就算是國內一流月餅企業也很難做得到。”廣東省二級點心師、原南溪大酒店點心師陳翠娟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