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家住霞山觀海花園的李婆婆稱,最近市場和超市都有賣一種新的蔬菜品種“黃秋葵”,模樣像辣椒,價格不菲,有的甚至賣到10元每斤,據說具有通血管、壯陽等功效,“請問是真有奇效嗎?怎樣食用效果最佳?”為此,記者就這一問題請教了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植物專家。
專家支招——
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植物專家武麗瓊介紹說,黃秋葵又名秋葵、洋辣椒、羊角豆等。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非洲。黃秋葵傳入中國的年代大約是在清朝末年,以肉質柔嫩、潤滑的嫩莢(嫩葉、芽和花)供食,口感甚佳,既可炒食、涼拌、作湯,又可作泡菜、制罐頭,其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其黏滑的汁液中還含有可溶性纖維、半乳膠糖及阿拉伯聚膠糖等物質。對健胃、潤腸、保肝強腎有一定的作用。“但沒有網上宣傳的那么‘神效’,它是一種營養保健蔬菜,具有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的功效。”武麗瓊笑著說。
黃秋葵有涼拌、炒食、油炸和做湯等多種食法,被一些高檔賓館和酒店當作營養型特色菜推出,深受人們的喜愛。黃秋葵的花、種子、根均可入藥,對惡瘡、癰癤有療效,種子炒熟磨碎后可做咖啡的代用品。黃秋葵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減肥食品之一。近年來在臺灣、香港、上海等市場上深受歡迎,是發展潛力巨大的保健蔬菜。
1、適合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弱、胃炎、內分泌失調、未老先衰、易疲勞、胃潰瘍、貧血、消化不良、便秘、口臭、上火等癥的輔助食療,對于青壯年、運動員、護膚與減肥女士、男士、非便溏的老人多吃有益;
2、但是秋葵屬于性味偏于寒涼的蔬菜,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孕期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