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7月10日湛江晚報報道:吳川市吳陽鎮朝陽村,守護百年古樹,賦能綠美鄉村。該村的山楝樹、酸豆樹、鵲腎樹三株百年古樹,樹身上均已掛上獨屬的“身份證”,銘牌上注明古樹編號、科屬、樹齡及古樹介紹等,上面還附著二維碼,打開手機一掃就可以了解古樹的“前世今生”。
古樹是綠色古董,是鮮活的古文物。古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和珍貴的生態財富。古樹是林木中的瑰寶,是獨特風景的寫照,是生態文明的標桿。一棵古樹就是一部綠色史書,它鏈接過往記憶,沐浴歷史風云,承載百姓情感,展示生態環境之美。
多年來,朝陽村干部群眾精心守護著村中古樹。村里不定期對古樹進行去除枯枝,清理樹根雜物,防治病蟲害等。村里鋪建道路或村民建房,都會為古樹讓道。村民以高度責任心,全面提高古樹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湛江的古樹名木眾多,不論在城區或鄉間,經常都可見到樹干粗大、昂首挺拔、郁郁蔥蔥的古樹。湛江市各級對古樹保護十分重視,有領導擔崗負責,有專人定期巡查,精心護理;市民群眾對古樹更是鐘愛有加,自覺當好護樹志愿者,為古樹健康成長作貢獻。但也有一些地方對古樹名木保護意識不夠強、保護力度不夠大,保護措施不落實,把古名木不當回事。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行為。誰傷害古樹,誰就是在違法,必須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湛江晚報一直以來注重對古樹木的保護宣傳,一篇篇報道,一幅幅照片,讓人們看到湛江各級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看到古樹蓬勃旺盛的生長,看到自然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霞山東純村依托古樹建成大公園,讓古樹成為推窗見綠的美麗風景,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古樹,在古樹間休閑娛樂,感受百年時光流淌和歷史文化的傳承,這無疑為全市保護古樹生長,利用古樹資源樹立綠美示范樣板。各地要像吳川市吳陽鎮朝陽村那樣高度重視古樹保護,對古樹進行普查,建立古樹檔案,搞好“一樹一檔”精準化管理。要將古樹保護寫進村規民約,列入必須遵循的文明行為。要為古樹修建圍欄,掛上名片,記錄好它們的身份信息。要發動志愿者為古樹除草培土、噴藥除蟲、修剪打理等,全力維護好古樹的生長環境。
百年古樹,沐陽光雨露,經風雪雨霜,汲天地之精華,活成了生態文明的范本,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每一株古樹保護好,讓古樹“老有所依”,讓鄉愁“有枝可棲”,讓綠色留住歷史記憶,留住濃濃的鄉愁,留住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