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湛江海關所屬東海島海關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一殊榮的背后,是東海島海關人多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堅持不懈的奮斗。從湛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到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榮譽,再到全國文明單位,東海島海關用五年光陰,以文明為筆,在服務千億級臨港產業項目建設發展的畫卷上描繪了新時代“守國門、促發展”的新圖景,書寫了以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黨建引領風帆勁,找準文明建設“航標燈”
“每年的植樹節,我們三方都一起開展聯學共建活動,今年,我們在口岸樓前共植‘初心樹’,這次活動既是黨建帶文明創建的實踐課,更是凝聚發展合力的集結號。”在東海島海關、東海島海事處、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開展的“學習兩會聚合力 共植青綠聯學行”聯學共建活動中,東海島海事處黃勇智說。
東海島海關始終強化政治機關建設,以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深挖“紅樹林海島衛士”全國海關黨建示范品牌內涵,推動以品牌促黨建、以黨建帶創建,凝聚文明創建思想根基。
2024年以來,東海島海關先后組織開展了“書記講給書記聽”“心中有榜樣、腳下有力量”“從‘信’出發 向‘新’而行”團員青年實地研學等各類黨建活動,與海事、邊檢、企業等黨組織開展聯學共建20余次,實現理論共學、經驗共享、實踐共行,推動以黨建賦能業務質量提升。
東海島海關關員到東海島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智慧護航顯擔當,筑牢文明建設“主陣地”
東海島海關積極推進智慧海關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業務改革,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智慧海關建設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以前為保障人員安全,查驗過程中需要暫停卸貨作業。現在通過‘進口鐵礦石智能查驗監管模式’,鐵礦卸貨能夠晝夜不間斷作業,效率高了,綜合物流成本也降下來了。真是讓企業省錢又省心。”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物流部經理丘登云說。
東海島海關創新“智慧商檢—大宗資源性商品監管(鐵礦石)”業務場景,搭建“1個智慧應用平臺+3類新型在線檢測技術裝置+6種智能模型算法”為主體的智慧查驗監管模式,實現進口鐵礦石順勢監管、無感通關。該場景應用以來,累計監管超3000萬噸進口鐵礦石,每批貨物通關時間減短15個小時,每年為企業節約綜合物流成本超2000萬元,項目入選廣東省內海關2023年度十大優秀改革項目。
此外,東海島海關通過智慧電訊檢疫模式,入境國際船舶不登輪遠程檢疫可壓縮檢疫時長50%以上,大幅減少船舶在港非生產性損耗時間。
東海島海關關員在企業倉庫監管出口鋼材。
精準服務樹新風,打造文明建設“驅動力”
東海島海關始終堅持“群眾有所需、發展有所呼、海關有所應”,以企業群眾獲得感、滿意度為標準,主動靠前服務,提升服務水平。
針對國際市場面臨的挑戰、精密設備進口難度大等企業的難點堵點問題,東海島海關積極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指導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全面應用“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擔保”,為企業節約財務資金成本約4000萬元;支持湛江首票“以出頂進”業務落地,護航中科煉化1.24萬噸航空煤油直供深圳機場;開通綠色通道,保障湛江鋼鐵零碳高等級薄鋼板工廠首批進口設備順利通關。
“我們和海關就像是接力賽的隊友,他們把服務做實了,我們發展的步子也就更快了。”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經理李觀福說。據統計,今年1—6月,東海島海關監管進出口貨運量1892萬噸、貨值31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3%、6.5%。
東海島海關關員使用智能查驗系統監管進口鐵礦石。
文明花開暖人心,傳播文明建設“正能量”
在文明創建工作中,東海島海關把“行勝于言”落實在辦實事、暖人心的志愿服務工作中,播撒在涵養文明、引領風尚的實踐中。
東海島海關法治教育宣傳小隊以“宣”為抓手,以“講”為載體,開展“普法三進”活動10余次,對企業、校園、社區分類普法宣傳教育500余人次,暢通企業點題、海關答題、破解難題普法鏈條,“紅樹林海島衛士”普法項目入選廣東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創新創先項目。“紅樹林青年服務隊”入村慰問生活困難群眾、進校園捐助書本文具、在十字路口開展交通勸導、到海灘公園清理垃圾、號召積極參與無償獻血……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普法宣講如火如荼,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務也在不斷溫暖人心。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東海島海關將以全國文明單位為新起點,讓文明之花持續綻放在海島一線,護航重大臨港產業項目破浪前行。
東海島海關關員指導企業辦理通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