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湛江人民大道中上演了一幕“AI智能執法”場景:一位未佩戴頭盔的電動車駕駛員剛駛入路口,頭頂傳來清晰的語音提示“請戴好頭盔!”他環顧四周,未見執勤交警,發出警示的正是頭頂的“AI交通勸導員”。
而在5.4公里外的湛江市交警智能指揮中心內,值班交警已通過“摩電交通安全智能 AI 勸導系統”完成識別——發現該駕駛人竟有20余次不戴頭盔上路的被抓拍記錄,經過交警現場確認后,系統隨即向其手機發送教育提示短信,要求15天內到轄區交警部門接受安全教育。從發現交通違法行為到發出教育信息,全程僅耗時短短幾分鐘。這一“科技+交通”的創新實踐,正為湛江破解摩電治理難題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湛江的交通版圖正隨城鎮化進程不斷擴展,面對“車如流水”的繁忙景象,交警部門雖持續開展專項整治,但有限的警力難以常態化覆蓋所有重點路段。今年來,湛江交警結合“小頭盔大安全”交通安全主題活動和暢通工程專項行動,積極推進“摩電交通安全智能 AI 勸導系統”完善和上崗,在重點路段、村口安裝“AI 智能感應勸導設備”,破解“看不到、管不到”的治理痛點。
下一步,在我市國、省、縣道的事故多發路口及交通混亂路段,AI 勸導設備將陸續登場,如同不知疲倦的“安全哨兵”:通過監控視頻與芯片智能算法,它能主動識別未戴頭盔、逆行、超載、不按車道行駛、闖紅燈這5類高頻違法行為。當違法行為發生時,設備立即通過喇叭發出語音提醒,同時將違法信息同步至后臺。湛江交警通過大數據識別鎖定違法人員,對其發送短信通知其到交警部門依法接受教育及處罰。這種“線上喊話提醒+線下當面教育+違法抓拍處罰”的三合一管理模式,既避免了傳統執法的人力消耗,又通過“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方式,讓違法者從思想上重視安全。
“以往需要多名警力定點值守,現在機器人24小時‘上崗’,我們能把更多警力投入動態巡查。”湛江市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系統運行以來,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更通過實時語音勸導,讓安全宣傳融入日常,實現了執法“力度”與“溫度”的有機統一。目前,該“AI交通勸導員”征名工作正在網絡上如火如荼舉辦中,廣大市民朋友可關注湛江公安官媒參與網絡投票,選出你最心儀的“AI交通勸導員”名字,共同推進交通安全治理群眾助力行動。
“交通安全需要全社會參與。”湛江交警在此呼吁,請廣大市民騎行時應自覺佩戴頭盔,主動勸阻交通陋習。隨著 AI 技術的深入應用,這座海濱城市正借助科技力量,勾勒出“人人踐行安全、處處彰顯文明”的交通治理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