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抓好一三五,做強百千萬”承上啟下的一年。湛江經開區把“百千萬工程”融入全區高質量發展大局統籌謀劃,大力推進各項工作,全面激發全區上下工作熱情,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
近日,湛江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聯合組織“錨定百千萬 四季看變化”媒體群眾調研行活動走進湛江經開區,實地觀察經開區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新進展和標志性點位變化。
■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業
走出科學有效、群眾受益的產業振興道路
媒體團赴經開區東海島東南碼頭乘輪渡,先登上硇洲島,再乘坐島上的觀光車,來到硇洲鎮宋皇村委會赤馬村。在村里的農漁產品展銷廳內,火龍果、燕窩果、蘋果粉蕉、綠豆、百香果、釋迦等當地特產琳瑯滿目,色香味俱全。
據悉,近年來,赤馬村緊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依托規劃先行優勢及豐富旅游資源,加大建設力度,獲得廣東省衛生村、湛江市特色文化村(試點)、湛江市宜居村莊、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等稱號。
依托優越的自然條件,赤馬村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業,推進產業振興。該村通過打造生態示范火龍果園,推動火龍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通過成立產業黨支部,擴大火龍果種植面積,改善種植方式,完善分揀、冷鏈、包裝產業鏈,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通過套種百香果的方式,將每畝年產值提高至2萬元。火龍果、香蕉、百香果等特色農業穩步發展,為赤馬村農業增效、村民增收奠定基礎,成為當地的“致富果”。赤馬村還依托當地的宋園、歷史古建筑、宋皇井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促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走出了一條科學有效、群眾受益的產業振興道路。
赤馬村正以“打造平安自治新村莊”為目標,借助全村覆蓋的監控攝像、村級警務室等,規劃建立鄉村網格化治理機制,打造基層智慧平臺,使村務辦理一目了然;通過建設鄉村創客中心、人才驛站、電商直播及挖掘宋皇文化等,讓“農創+旅游”成為特色品牌,打造“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治環境美、村風文明素質美”、生態旅游觀光一體化的美麗宜居新農村。
■將紅色文化融入美麗鄉村風貌提升和綠化美化亮化建設中
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觀光游覽和拍照打卡
接著,媒體團來到島上著名的標志性建筑——硇洲燈塔,看到現場有很多游客慕名前來觀光游覽和拍照打卡。據介紹,硇洲燈塔始建于1899年,塔高約23米。該燈塔為“湛江八景”之一,是世界僅存的兩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并與倫敦燈塔和好望角燈塔并稱世界著名的三大燈塔。硇洲燈塔是硇洲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堅守”“奉獻”的“燈塔精神”也深深刻進了硇洲人的骨子里。燈塔已成為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助力加快推進海洋強國、交通強國、航運強國建設。
媒體團還參觀了南港村委會兆慶村,了解美麗鄉村建設和海島基層治理情況。兆慶村擁有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及文化底蘊。其立足村莊特色資源優勢,依托娘子軍黨建教育基地、生態荷花種植基地等優勢資源,推動紅色旅游、研學教育融合發展,為集體經濟“強筋壯骨”。兆慶村將紅色文化全面融入美麗鄉村風貌提升和綠化美化亮化建設中,相繼建起了“飲水思源”水井、娘子軍故事角、娘子軍民兵連展示室等,打造“紅色+農業”特色文旅品牌。并結合漁村文化,鼓勵村民開辦兆慶特色民宿,為村民組織專門培訓,提升兆慶民宿的設計、運營、餐飲水平,促進村民增收致富。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兆慶村,重溫紅色文化故事,品味農家美食,感受新農村的現代魅力。
據介紹,下一步,湛江經開區將精心組織謀劃,匯聚要素保障,確保全區“百千萬工程”三年工作成效顯現。包括要加大力度抓好產業發展,構建“一體兩翼,二產牽頭,一三為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聚焦促進風貌提升,加速建設美麗圩鎮,鞏固提升第一批5條典型村,加快第二批7個典型村項目開工建設,并提前規劃第三批典型村;以改革創新為關鍵,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動員凝聚社會力量,引導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協調寶鋼等企業參與典型村建設;優化指揮體系,強化考核督導,提振干部群眾精氣神,推進全區“百千萬工程”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