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識接地氣,“鳥調”體驗直播受熱捧。據1月5日《湛江日報》報道:2024年12月27日下午,湛江日報社攜手湛江市愛鳥協會開啟“飛鳥與海”2024年鳥類調查體驗直播——湛江日報社“報小拍”記者跟隨湛江市愛鳥協會水鳥調查員到吳川市吳陽鎮沙角旋村體驗水鳥調查過程,并在湛江云媒App、湛江日報視頻號和抖音號進行同步視頻直播,與觀眾網友們一起看湛江的“飛鳥與海”。
“鳥調”體驗直播,有趣有益。進入冬季以后,湛江成了“候鳥天堂”,受到關注。消息說,在成千上萬候鳥群中,像中華鳳頭燕鷗這些珍稀鳥類是如何被發現和記錄下來的呢?進行水鳥調查需要哪些專業知識和設備?水鳥調查工作又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在“飛鳥與海”80分鐘的直播時間里,“報小拍”記者聯合鳥調工作人員為大家呈現了一堂生動的戶外實踐課。無疑,視覺獨特、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鳥調”體驗直播,為公眾深入了解和認識水鳥提供了有趣的平臺。可喜的是,截至記者發稿時,三平臺總計觀看人數突破30萬。
“鳥調”體驗直播,要糾正公眾的錯誤認知。例如,一些觀鳥愛好者,或大聲喊叫,嚇飛正在覓食的鳥;或吹哨嚇唬鳥起飛,導致鳥四散而逃……基于此,“鳥調”體驗直播,不妨植入關于文明觀鳥的內容,向公眾普及觀鳥常識。當下,觀鳥也是一種時尚環保的生活方式。觀鳥就是在野生鳥類的活動與棲息地,在不影響它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觀察、欣賞并且記錄它們的各種特征與行為。觀鳥者通過自身的觀鳥體驗,從中獲得美的享受,怡情養性,增長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放松身心、鍛煉身體,還可以在長期的觀察與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為鳥類研究與保護乃至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有益的幫助與補充。無疑,大聲喊叫、吹哨嚇唬……這已影響了鳥的正常生活。通過“鳥調”體驗直播,來糾正不文明觀鳥等不良現象,值得期待。
“鳥調”體驗直播,大有可為。消息還提到,2024年6月5日是第53個“世界環境日”,湛江日報社與湛江市愛鳥協會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湛江市愛鳥協會積極提供了大量鳥類保護的專業知識和資源,與報社共同打造《報小拍·愛鳥協會》高質量視頻新聞報道專欄,并和《湛江晚報·小湛同學》、學習強國湛江學習平臺進行深度合作。我們有理由相信,用好資源、講好故事、豐富體驗,“鳥調”體驗直播定能引導更多人關注鳥類、愛護鳥類,賦能“鮮美湛江”建設。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