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之下,徐聞南華農場26隊的香蕉田一望無際,一股向陽生長的氣息撲面而來,正在醞釀著田間地頭的“豐收盛景”。這是12月3日湛江晚報《從種地到“養地”,新質生產力聚“蕉”》一文的配圖,令筆者想起了兒時家鄉那茂盛的香蕉田,想起大學時探訪過的硇洲島上的香蕉林,今非昔比,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了新質生產力賦能現代農業的滿滿能量,不由地為之鼓掌。
新質生產力是以新技術深化應用為驅動,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快速涌現為重要特征,進而構建起新型社會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體系的生產力。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以上報道講述的就是新質生產力賦能香蕉產業升級的現代農業新故事。主人公陳杰文積極轉變種植觀念,開啟“養地”模式,運用農業技術改良土壤,提高畝產能,提升香蕉品質,以“創新”實現了“增量”和“質優”。同時,引進先進的采銷力量、接軌國際標準、提升冷藏質量,用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構建了穩定的銷售網絡。此舉大幅提升了全要素生產率,實現了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優化組合,成功地讓香蕉香飄國內外,贏得了可觀商業利潤,為公司發展注入新動能,展現了新質生產力對于農業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農業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質生產力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推動農業向創新、智能、高效、綠色方向發展的有效途徑。對于湛江這片紅土地上的新農人來說,這是一道新課題,也是發展事業的新機遇。因此,新時代扎根鄉村、逐夢田野應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進一步轉變傳統的種植觀念,找準自身經營項目的著力點,與時俱進引入科學技術、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人才力量、推動產業升級,從而獲得勞動、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和資本等農業要素的優化升級,努力書寫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農村文明進步大幅躍升的新篇章,為建設農業強市貢獻力量。
期待后續會見到更多關于田間地頭的新質生產力的報道,為新農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