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期,湛江雷州市沈塘鎮處井村在社交平臺上火了起來,不少全國各地的游客專門開著房車慕名而來,甚至在那里住了下來。
近年來,雷州沈塘鎮處井村因房車游客的涌入而備受矚目,村里房車成排、游客洗菜做飯的畫面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一道風景。這一現象不僅展現了處井村獨特的魅力,也為打造鄉村房車游IP目的地帶來了新機遇。
日前,媒體報道稱,有來自北方的房車游客表示,打算留在湛江過年,他說:“我們不是流浪,我們是浪漫。”而處井村方面表示,為了給車友們生活得更舒適,他們還在不斷地完善村里的各種設施設備,計劃將村子建設成為當地乃至全首、全國有名的房車游客基地。
處井村的走紅并非偶然,其溫暖宜人的氣候、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寧靜的環境,為長期處于寒冷北方的游客提供了理想的避寒與休閑之所。尤其是當地村民的溫厚熱情,給一批批房車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年初,一封來自處井村的“表白信”,在“房車客”的微信群、朋友圈中熱傳。這封“表白信”的大意是,作為全省范圍內1000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之一,處井村已把駐車地劃好,“誠邀各界人士、各方朋友,前來處井村品一番歲月靜好,游一途水木相映,沐一方敦風厚俗”。在除夕夜,當地村民、志愿者與房車游客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首屆“湛江村晚”還把節目帶到了處井村,“冒熱氣”的本土節目與地道菜肴,讓“房車客”體驗了一把原汁原味的湛江新年,感受到了熱情溫暖的“湛江溫度”。如今,房車游客“不是流浪,是浪漫”的感慨,道出了他們對處井村的喜愛與認同。這種自發形成的旅游趨勢,若能加以引導和培育,將為處井村打造房車游IP打下堅實基礎。
當然,打造鄉村房車游IP目的地并非一蹴而就,處井村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完善。盡管當地已在努力修建,但面對不斷增加的房車游客,水電供應、垃圾處理、停車位規劃等仍需精細規劃與擴容。其次是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專業的旅游接待、醫療保障、安全守護、旅游信息咨詢等服務體系亟待健全,以應對房車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此外,如何在開發房車旅游的同時保持鄉村原有的生態與文化特色,如何把處井村的IP形象“打出去”,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處井村為試驗田打造鄉村房車游IP目的地,雷州需多管齊下。一方面,要加強與湛江日報、旅游機構、房車俱樂部等的合作,通過舉辦房車旅游節、房車村晚、鄉村文化體驗活動等,提升處井村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吸引更多游客。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態與文化保護,制定科學合理的旅游發展規劃,引導游客文明旅游。如何將房車游IP的“流量”變成村里經濟收益的“增量”?又如何通過合理利益分配機制,讓村民參與旅游服務與管理,從而既提升居民收入,又能促進與游客的和諧互動?這將成為處井村能否從“走紅”變“網紅”繼而“長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