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鄉下,陪母親去逛菜園,看到一片喜人的果樹。豐收時節,碩果累累,有火紅的柿子,有黃綠相間的橘子,還有吊在秋風中打秋千的紅石榴子。
我大包小包,摘了滿滿一車的秋色秋果回城。在回城的鄉村公路上,我回頭望著漸行遠去的母親的身影,還有那滿樹的紅柿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一枚小果子,也有自己的一生。幾乎所有的果子在未成熟之前,不是苦的,就是澀的;不是酸的,就是麻的;不是硬的,就是青的。只有經過風吹日曬的考驗,歷經風霜雨雪的磨礪,才會慢慢成熟,成熟后才會褪去苦味和澀味,褪去酸味和麻味。果實成熟了,就長飽滿了,里面就有貨了,就有實在內容了,才會慢慢變軟變糯,才會變得甘甜無比。等打了霜后,果子變得更加甜。原來甜,是苦孕育而成的,所有的甜,原來都是一路“苦”熬過來的。
一枚小果子,也有不凡的經歷。很多不起眼的小果子,一旦成熟了,就鼓了起來,就膨脹起來,就大紅大紫地顯眼顯擺起來;有的果子,長大了,也充實豐盈起來,也成熟起來,卻沉甸甸的,內斂地低下頭來,越成熟越謙遜,越成熟越低調,哪怕再成熟,仍然保持著本色。原來,看一枚果子是否成熟,不能光看鮮艷奪目的外在表皮,而是看其內心是否有貨,內心是否已經充實和飽滿,是否已經歷經風吹日曬和風霜雨雪的洗禮,是否已經去掉了青澀和苦味,是否擁有了自己的甜蜜和甘醇,是否已經釋放出了所有的甜味來。
一枚小果子,也有一種大境界。比如柿子,農村到處都是,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都是,是北方農村最平常的小果子。火紅的柿子,高高地吊掛在樹上,你摘與不摘,它都站在那里;你吃與不吃,它都吊在那里。柿子剛被人摘下枝頭時,它是硬梆梆的,還沒有成熟,還很澀嘴,等放上幾天,它才慢慢變軟了、成熟了。這真是一種神奇的果子,不靠外物,不靠外力,只需要時間,慢慢等待幾天,能自然熟、自然甜。就像人,有時也需要靜待花開。柿子能靜等花開,人只要自己一直默默努力,一切交給時間,交給自律,也能靜等花開。莫問收獲,只問耕耘。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一枚小果子,也有大學問。果子有大有小,有紅有黃,不是大的就甜,小的就不甜。不是紅的就甜,黃的就不甜,果子的甘甜和品質,不光看個頭大小,更要看內質,要看肚子里有沒有貨。就像選拔一個人才,不能光看學歷文憑,不能唯學歷論、唯文憑論,不能光看身高長相,以貌取人,而要看真能力真本事,德才兼備,唯才是舉。
一枚小果子,也蘊含生命大哲學。一枚小果子,既是可以吃的果子,又是新生的種子。所以,果子不怕被風吹雨打,不怕被鳥啄,更愿意被人采來吃,這就是果子存在的意義,更是一生的價值呈現。對小果子來說,結果成熟是自然而然,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并不是它的死亡和終結,而是另一次新生。因為,果子以種子為起點,走向另一個新的開始,奔赴一個新的生命奇妙旅程。
一枚小果子,也有大價值。首先是供別人“吃”,供人觀賞,但還有很多果子除了“吃”處,還可以制成各種中藥材,救治傷痛和生命,惠澤福報更多的人們。
一枚小小的果子,原來也是大千世界,也是生存智慧,更是生命的哲學。